颗粒类型

全部
79条
析出资源
79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79 条 1 / 6
1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景颇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也是云南独有民族之一。景颇族既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又有古老的传统。传说,景颇族的祖先发源地在“木拽省腊崩”,意思是“天然平顶山”,根据历史传说和汉文史籍记载,那是一个终年积雪非常寒冷...
2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景颇族是一个具有大山情怀的民族。他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群山之中,与大山有着不解之缘。他们曾经生活在有着“河西走廊”美称的祁连山南麓,青海湖东岸的日月山。远古时期,他们的祖先,在陈仓大地的原始丛林里“刀耕火种”;在高远辽阔、水草丰美的青海湖畔...
3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景颇族不论什么支系,不论讲哪种话语,所有支系都自称为景颇。明末清初,景颇族几经迁徙,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德宏和缅北的克钦邦,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么,景颇人何以要进行如此艰难的大规模迁徙呢?景颇族曾经历了原始洪荒时代、民族部落时代、蓄奴时代等沧...
4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景颇族原本就是一个“人们共同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分分合合。在自然环境与居住区域或与其他部落群体的长期交往中,形成“人们共同体”的分支是必然结果。尽管目前还保留着多种称谓,如:景颇、载瓦、龙硪、勒哧、博拉等自称和与自称...
5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景颇族是云南独有民族之一,人口约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0.95%。景颇族主要聚居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的陇川、盈江、潞西、瑞丽、梁河等五县市山区。其余的景颇族人口散居于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片马、岗房,古浪、临沧地区的耿马佤族自治县等地。云南...
6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景颇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按方言的不同,又分为两个大类:景颇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载瓦语、勒期语、浪速语、布拉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
7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景颇族是从青藏高原迁徙而来,是氐羌人的后裔。由于交通闭塞,对外交往少,在解放前景颇族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阶段。景颇族现在主要使用的两套拼音文字,都是后起的文字。
8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景颇语语音方面的特点主要是:塞音、塞擦音声母只有清的,没有浊的。双唇音、舌根音有腭化的和卷舌化的区别。元音分松紧。有降性二合元音和带辅音韵尾的韵母。
9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根据语言谱系分类法,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景颇语支,有两种主要方言,即景颇方言和载瓦方言,这两种方言的语音音素差异不大,但语音对应规律不严整,各条语音能够对应的词例不多,因而显得零碎不规整。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差别较大,据词汇比较,约有8...
10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景颇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景颇文创制于19世纪末,使用到现在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这种文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是一种拼音文字。共有23个字母。载瓦文在创制过程中,在字母的安排和有些语音的处理上采取了尽可能与景颇文取得一致的方法。
11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传说,是景颇族民间文学的主要体裁之一,它的产生和流传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景颇族神话、传说和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民间口头中流传的许多故事又当神话又当传说来叙述。这三种体裁中传说内容最丰富,形式多样。景颇族传说伴随着景颇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12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古代历史传说与景颇族先民的社会历史密切相关,它反映了景颇族早期及后期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历史传说是景颇族人民对自己历史的传承和歌颂,景颇族历史传说由祖先的代数划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及其传说。
13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人物传说是以本民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为中心,叙述他们的事迹和遭遇。这些人物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做出过特殊的贡献,起了进步的历史作用,受到本民族的赞颂、敬仰,并通过传说创作为他们树碑立传,永远纪念他们。
14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风物传说是景颇族民间文学中丰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它是以解释景颇族地区的山川古迹、花虫鸟兽、地方土特产,以及民族风俗习惯、节日由来的传说。
15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习俗传说是与本民族的衣、食、住、行、嫁、娶、节日集会和宗教信仰等有关的传说故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