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16条
析出资源
214条
图表
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朱子学年鉴.2020
检索条件
共 216 条
1
/
15
1
封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封面
2
书名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书名页
3
版权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版权页
4
出版说明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出版说明
5
出版说明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出版说明
6
目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目次
7
特稿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正文
本篇文章记述了2020年朱子学特稿的情况其中包括理一分殊论中国哲学元理、论古典儒学中“义”的观念等。
8
理一分殊论:中国哲学元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正文
本篇文章记述了2020年朱子学理一分殊论中国哲学元理的情况。其中包括理一分殊解、共相与殊相、在与非在、辨名与穷理等。
9
一、理一分殊解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正文
本篇文章记述了理一分殊是中国哲学中探索道体的重要思维方式。理一指的是事物的共通性或普遍规律,而分殊则指事物的个别性或差异。这种思维方式在儒家学说中被看作与异端思想的区分标志。"理"一词最早出现在《说文》中,意为治理或修整。它还可以指治疗疾病...
10
二、共相与殊相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正文
本篇文章记述了理一分殊是一种思维方式,用于理解人类生存和发展价值以及万物存在的根据。它体现在道的一分殊、太极的分化、洪范的分类、治国理政的多方面等方面。在这种思维方式中,一是万殊的根本,万物各不相同但又统一于道的本体。各种哲学观念如老子、孔...
11
三、在与非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正文
本篇文章记述了理一分殊是中国哲学理论思维中的重要原理,代表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和特有方式。它构成了中国哲学从先秦到宋元明清时期的流动历史。根据这个原理,存在(有)和不存在(无)是相对的,有是体现形而下者的根源,无是体现形而上者的根源。在中国哲学...
12
四、辨名与穷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正文
本篇文章记述中国古人追问“天地之上为何物”,探求形而上的理,并以此为度量形而下的世界。在中国哲学中,理和气是重要的概念。在古代,理的本意是治理玉器,而气则指气体的通称。随后,理和气的含义逐渐扩展。理指治理世界的原则和规律,气指自然界的冷热阴...
13
论古典儒学中“义”的观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正文
本篇文章记述了论古典儒学中“义”的观念的情况。其中包括古代以“宜”释“义”的传统、汉唐注疏以“裁断”论“义”、朱子以“宜”训义、朱子以“裁制”解义、朱子以“断制”论义、朱子论“义”之刚柔阴阳体用等。
14
一、古代以“宜”释“义”的传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先秦文献中对义的解释有很多种,其中一种解释是“义者,宜也”。这个解释最早出现在《中庸》中,指出义是指事理之宜。朱子在注释中进一步解释说,“宜”指的是事理之宜。这种解释也在其他先秦子书中出现,如《礼记·祭义》中提到义是指各处其宜。
15
二、汉唐注疏以“裁断”论“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汉代以后,除了以“宜”解释“义”外,出现了两种新的解释,即以“裁制”和“断决”解释“义”的意义。其中,《释名》在东汉末年提出了“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的定义,强调了通过裁制使事物合宜的意义。这种裁制思想可能受到《礼记》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