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55条
析出资源
65条
图表
90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155 条 1 / 11
1
封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封面
2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书名页
3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出版说明
4
前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前言
5
目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目次
6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芗城文史资料故地踪影其中包括了岳口旧话、漳州船民史略、古代龙溪县“都”的记述等。
7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古时候的漳州城规模不大,东西南北各有一座城门,东为文昌门,西称太平门,南名时阜门,北号太初门。出文昌门向东直行是今之新华东路,清代时此路分段命名为:东门街、州主庙、布市仔、接官亭、巷口、教子桥、官园巷口、东廓宫、菜市、亭顶、岳口和东关门。民...
8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有学者觅其源认为是属闽越族的水上居民。唐高宗武德八年,泉州都督王义童遣使招抚船民,贞观十年始课半税。北宋元丰二年,诏立水居船户。宋有唐化里,明有水居社管辖。明景泰成化年间月港崛起,水路航运快速发展,龙溪县于嘉靖十二年在三叉河北岸(27都)和...
9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梁大同六年建立龙溪县,据传县衙设在古县。唐贞元二年,漳州郡城迁至龙溪县桂林村,龙溪县衙署附廓在郡城内。漳州郡城外农村先以乡、里设置,宋末改为都、图称之。许多海外乡亲为寻根谒祖,常以其祖宗龙溪县某都的记载而查询,却不得要领,故把古龙溪县“都”...
10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周代地方首官司徒下令设“这是周隶属地郊野的基层组织之制,秦汉代基层组织改为乡、亭之设。基层组织设有乡、保、里等名,北宋基层组织用乡、里制。康熙《漳浦县志》说。在乡(指乡村)曰都“清乾隆进士及第、史学家赵翼在注《日知录》中说的很清楚。则乡(指...
11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明嘉靖《龙溪县志》载在乡建制有15个都。到明万历龙溪县仅领10个都,明万历《府志·卷十三龙溪县舆地志》载:“隆庆元年,析五都置海澄县,今治……,(在乡村)十都云。”现将嘉靖十三年15个都列于下,因明建制都以下统隶沿属元朝称社,这里都统社一并...
12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龙溪县都的建置始于南宋淳祐间,距今760多年了。由于朝代更迭,战乱灾害,以及河道改道,区划拆并,都的古今对照已经很难具体说清,这里只是概说而已,以求抛砖引玉。宋时龙溪县设置分6乡33里,淳祐间改里为都,成为30个都。宋所建置的30个都,上述...
13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48年12月31日,位于漳州市区的省立龙溪师范学校发生了轰动全省的大罢课,只两天时间,学生都卷铺盖离校回家了。事后,三位老师和四位学生被国民党便衣队抓去关在水德宫队部,对漳州社会震动很大。学校经费严重不够,难以维持。这时省政府还于194...
14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48年12月31日,位于漳州市区的省立龙溪师范学校发生了轰动全省的大罢课,只两天时间,学生都卷铺盖离校回家了。事后,三位老师和四位学生被国民党便衣队抓去关在水德宫队部,对漳州社会震动很大。回顾当时学生运动:1947年国民党发动大规模内战...
15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金谷书局发行的《左宗棠真墨迹》书帖,可以窥见一代名将左宗棠与漳州的一段因缘,清同治五年(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左宗棠应汀漳龙兵备道夏献纶和漳州知府刘惠人之请,为漳州芝山试院题写柱联,幸有漳州名儒黄仲琴先生旧拓存世“《左宗棠真墨迹》一书为此...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