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图书馆
云南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云南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音频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57条
人物
10条
机构
1条
地名
1条
作品
5条
片段
40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微游云南迪庆州微纪录...
检索条件
共 57 条
1
/
4
1
和军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迪庆州微纪录片
|
时代:
不详
原迪庆图书馆副馆长和军,和迪庆州图书馆民间古籍考察队进入洞穴,进行了考察发掘。
2
当珍批初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迪庆州微纪录片
|
时代:
不详
当珍批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黑陶烧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是尼西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
3
王水乔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迪庆州微纪录片
|
时代:
不详
云南省图书馆的馆长王水乔,来迪庆州图书馆视察文化信息工享工程,他看了古藏室里面的洞藏经书,决定最迟明年一定要办第一期修复。
4
杨利群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迪庆州微纪录片
|
时代:
不详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云南传习所修复导师杨利群,对于这批藏经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几大箱子被火烧过的,经书上全是泥巴,而且非常重,所以他们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清洗,这也是是全国首次修复藏经,然后进行镶衬、挖衬、夹接的方法。经过几次修复,把所有的...
5
陈春艳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迪庆州微纪录片
|
时代:
不详
陈春艳,女,巍山县图书馆馆长。
6
杨璐源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迪庆州微纪录片
|
时代:
不详
杨璐源,女,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师。
7
洪耀辉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迪庆州微纪录片
|
时代:
不详
洪耀辉,迪庆州图书馆馆长。纳格拉洞藏经,先后经历了5次大规模的抢救性修复,到2020年10月全部修复完成,从此迪庆州图书馆有了自己的藏文古籍文献。对传承好、利用好、保护好藏文古籍文献,助力文旅融合,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8
马云川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迪庆州微纪录片
|
时代:
不详
马云川,云南省图书馆馆长。认为云南迪庆州纳格拉洞藏经的发现,是一个很大的奇迹,开创了在野外考古考察发现历史文献的先河。组织专家修复完成,对藏文古籍文献的保护传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修复史上也是一个创举。
9
鲁茸祥巴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迪庆州微纪录片
|
时代:
不详
黑陶匠人。鲁茸祥巴是家族的第8代,藏族黑陶的传承人,从小就跟着我父亲和爷爷,学陶已经有十多年了。大学毕业以后,回来继承祖辈的手艺,做了一个陶舍叫吉诺陶舍。
10
和树昆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迪庆州微纪录片
|
时代:
不详
和树昆是三坝乡吴树湾村的纳西人,他传承和学习着东巴的古老文化,是当地小有名气东巴文化的传承人。
11
吉诺陶舍
机构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迪庆州微纪录片
|
类型:
批发和零售业
鲁茸祥巴是家族的第8代,藏族黑陶的传承人。大学毕业以后,回来继承祖辈的手艺,做了一个陶舍,叫吉诺陶舍。主要做的是能够在一些器型上,理念上让传统的技艺和祖辈的技艺 能走出香格里拉,走到大城市人的生活里。
12
奔子栏
地理名称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迪庆州微纪录片
|
类型:
乡(镇、街道)
奔子栏地处金沙江上游西岸,是茶马古道的重要交通枢纽
13
江边菜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迪庆州微纪录片
|
类型:
食品
传统的江边菜又被称为江边八大碗,白肉、豆腐、红椒、时蔬搭配在一起既美味又好看。
14
土锅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迪庆州微纪录片
|
类型:
器物
土锅也就是砂锅,是从长辈那里学的手艺,尼西土陶即实用,又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又保持着最古老的做法,手艺一直在延续和传承。
15
茶罐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微游云南迪庆州微纪录片
|
类型:
器物
初学者都是学习做茶罐,也就是酥油茶罐,它是黑陶最有代表性的器具。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