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44条
人物
144条

检索条件

共 144 条 1 / 10
1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时代: 南宋
朱熹,字元晦,改字仲晦,号晦庵、晦翁等。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九月十五日,卒于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出生于尤溪(今属福建)其父好友郑安道的家里,此时他父亲朱松从尤溪县尉去官,寓居于郑氏馆舍。当时正值南宋...
2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时代: 南宋
胡宪(公元1086—1162年),字原仲,人称籍溪先生,崇安(今属福建)人。从胡安国习二程之学,学《易》于谯定。朱熹自谓“事先生为最久”(《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七,《籍溪先生胡公行状》)。但实际受胡宪影响并不很大。
3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时代: 南宋
刘勉之(公元1091—1149年),字致中,号草堂,崇安人。杨时门人,曾学《易》于谯定,与胡宪、刘子翚往来讲学。朱熹曾受其学五年。刘勉之视朱熹如子侄,并以女嫁之。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是从受学于刘勉之开始的。
4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时代: 南宋
刘子翚(公元1101—1147年),字彦冲,号病翁,崇安人。曾任兴化军通判,后退居讲学。推崇《易经》,精研佛理,著有《屏山集》。朱熹从其学两年,受到其禅学的一定影响。
5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时代: 南宋
李侗(公元1093—1163年),字愿中,学者称延平先生,南剑州剑浦(今福建南平市)人。罗从彦弟子。与杨时、罗从彦并称南剑三先生。终生未仕,长期居山乡。为学主静默未发之时涵养体认大本,强调在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的涵养工夫,以认识性之本体。并继承...
6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时代: 当代
朱谦之,著《日本之朱子学》,1958年8月在三联书店(北京)出版。
7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时代: 当代
邱汉生,著《四书集注简论》,1980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出版。
8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时代: 当代
张立文,著《朱熹思想研究》,1981年9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6年谷风出版社(台北)出版,1994年9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修订版。
9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时代: 当代
杨天石,著《朱熹及其哲学》,1982年3月在中华书局(北京)出版。
10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时代: 当代
陈正夫,著《朱熹评传》,1984年12月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南昌)出版,作《程朱理学与封建专制主义》,刊登在《学术月刊》1981年5期,作《朱熹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和逻辑结构》,刊登在《江西社会科学》1988年2期。
11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时代: 当代
何植靖,著《朱熹评传》,1984年12月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南昌)出版,作《程朱理学与封建专制主义》,刊登在《学术月刊》1981年5期。
12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时代: 当代
杨金鑫,著《朱熹与岳麓书院》,1986年8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出版。
13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时代: 当代
高令印,著《福建朱子学》,1986年10月在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出版,著《朱熹事迹考》,1987年10月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论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刊登在《晋阳学刊》1985年4期,作《朱熹、新儒学与东亚现代化模式》,刊登在《福建论坛...
14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时代: 当代
陈其芳,著《福建朱子学》,1986年10月在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出版。
15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时代: 当代
陈来,著《朱熹哲学研究》,1988年4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90年12月在文津出版社出版,著《朱子书信编年考证》,1989年4月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朱熹哲学的“心统性情”说》,刊登在《浙江学刊》1986年6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