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 相关
共 2145 条 49 / 143
721
知识出处: 鳌山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黎族是海南岛的土著居民,熟黎和生黎是黎族人的两种不同类型,熟黎以黎为主,不是纯种的黎族人,生黎则是不受封建统治阶级压迫的原始氏族社会状态下的黎族人。
722
知识出处: 鳌山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海南岛的苗族人口仅次于黎族,主要分布在五指山、琼中、保亭、万宁、屯昌、临高、乐东和三亚等市县。苗族有自己来源、繁衍、发展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习俗,如入赘和打斋等。
723
知识出处: 鳌山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赤岭是佛、道、儒公认的一方风水宝地。唐玄宗天宝七载,鉴真东渡日本途中在此驻足,并命名此地为赤岭。自此,赤岭成为佛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现在,赤岭地区仍有佛教寺庙存在。
724
知识出处: 鳌山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探寻“南天一柱”石刻题书人过程中所做的调查考证工作,包括对史志资料、中国石刻文字资料的研究,对当地老人的采访,以及用摄像机拍摄石刻周边岩面等细节。
725
知识出处: 鳌山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寻找传说中的“石船”过程中,采用了大规模的搜寻行动和仔细研究历史记载的方法。最终,他们在鳌山的山脚下找到了一艘长约4.36米、宽约1.73米、高约1米的石船,与历史记载相符。
726
知识出处: 鳌山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海南岛古称珠崖,珠崖郡治在瞫都。马援和洗夫人曾统领军队征战海南,但正史中没有他们本人到过海南的文字实录。
727
知识出处: 鳌山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唐代振州大云寺遗址应在今水南村东南二里的区域内,但具体位置仍无定论。
728
知识出处: 鳌山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洪李村琼剧团在20世纪50年代组建,一直坚持演出直到1982年剧团解散停演,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美好的记忆和深刻的印象。
729
知识出处: 鳌山集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黄道婆籍贯刍议、毁林及其对黎族地区经济的影响、浅谈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与建设等具体内容。
730
知识出处: 鳌山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黄道婆是13世纪的中国古代伟大纺织科学家,关于她的籍贯存在多种说法,从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和黄道婆所处历史空间、社会环境和地理风貌来看,海南岛是黄道婆出生地较为可能。
731
知识出处: 鳌山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黎族乡镇山区资源破坏严重,影响自然生态、气候物象、生产生活和防病治病,黎族传统敬山爱山护林养林精神遭受破坏。
732
知识出处: 鳌山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三亚作为旅游城市,要大力开发与建设旅游景点,调动全民办旅游的积极性,科学规划旅游景区景点,保护环境,保持独特风采,以满足中外游客的需求。
733
知识出处: 鳌山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三亚的文化是天涯文化,包括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海洋文化、山水文化、生态文化、旅游文化、时尚文化等。
734
知识出处: 月亮雨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文昌县清澜港游玩的经历,描述了美丽的海滩,清澈的海水以及令人难忘的椰林。同时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敬畏之情。
735
知识出处: 三亚情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峥嵘岁月大海无痕,但在海岸上留下了潮印。岁月无痕,却在岁月的碟上刻出亘古的歌。人生实际是在触摸岁月的痕,刻画亘古的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