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 相关
共 599 条 28 / 40
406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 类型: 正文
新安理学派起始于1150年,以朱熹为开山宗师,主要活跃在徽州地区,以书院为依托进行教育与学术活动。新安理学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时期,但一直以维护继承、发扬光大“朱子之学”为宗旨的学术旨趣为中心。在清早中期,新安理学衰落,以戴震对“理”的批判以...
407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 类型: 正文
该文章讲述了鄱阳湖地区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周敦颐、朱熹等人在该地区开办书院和讲授理学,为鄱阳湖地区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活动也确立了鄱阳湖地区理学传播的中心地位。
408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 类型: 正文
该文章讲述了北鄱阳湖地区理学群体的诞生和代表人物,其中德安、星子、都昌等地区的弟子占了朱熹江西弟子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德安王阮、都昌黄灏和建昌李燔等人也是北鄱阳湖理学群体中的著名代表。
409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 类型: 正文
该文章讲述了南鄱阳湖地区介轩学派的兴起和代表人物,介轩学派对于宋元学风有着重要的影响。程端蒙是介轩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经拜朱熹为师学习,并在南鄱阳湖地区活动一段时间。
410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 类型: 正文
该文章讲述了余干县在南鄱阳湖地区理学传播中的重要性和代表人物。赵汝愚和朱熹是政治和学术上的同盟者,他们共同兴建了东山书院,成为南鄱阳湖理学传播的学术起点和发展的第一个平台。柴中行的南溪书院成为南鄱阳湖理学传播的基地,培养出了著名弟子饶鲁,饶...
411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 类型: 正文
该文章讲述了饶鲁在南宋后期传播朱熹理学的重要性和他所创立的双峰学派。饶鲁是程朱学派最重要的传承人,被誉为“江右理学巨子”。他不仅承传朱熹理学,还吸取了陆九渊“心学”的某些思想,创立了双峰学派。该学派重视“心”的作用,最初流传于江西等地。
412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 类型: 正文
该文章讲述了饶鲁的学术思想和他在江西地区传承程朱学派的重要性。饶鲁是南宋时期的学者,专注于程朱理学,并主持多所著名学堂。他不愿入仕,而是以著书讲学为生,被人们称为“双峰先生”,形成了“双峰学派”。饶鲁在江西地区传播朱子学派,对光大朱子学发挥...
413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 类型: 正文
该文章讲述了朱子学派的历史和双峰学派的特点。双峰学派是朱子学派的一支,强调了“心”的作用和“敬之涵养工夫”,并倾向于陆学的思想。其中,程若庸是饶鲁门人,他的学术思想也与心学有关。
414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 类型: 正文
该文章介绍了饶鲁作为朱熹弟子黄榦的弟子,是朱学派的重要传承人之一,为朱子学在元代江西地区的盛行做了极好的理论准备。他创办的双峰学派在当时颇有影响,其弟子中许多人成为元代著名学者,对于理学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发展过程中,吴澄另创“草庐学派...
415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 类型: 正文
该文章重新梳理了陆学在江西地方流布的发展轨迹,发现元代明初陆学在安仁、贵溪及金溪等地区隐然独行,并呈现出与朱子学、道教思想交融的特点。文章提到了张宇初所作之《三峰堂记》,文中言道:“江西金溪士人,皆以陆氏为宗,有三峰之号”。该文章认为,这表...
416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四书》是以圣贤心法为基础,并对圣人所传内容进行反复致意的经典。黄榦尤其关注《论语·为政》中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章节,在观察圣人的修养和学习过程中,他提出了“十年一进”的理解,强调圣人通过反复参验最终获得自信的结果。朱熹对...
417
知识出处: 朱熹及其后学的历史学考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从《北溪大全集》看漳州地区民风习尚的演变的情况。其中包括告讦健讼之风、以强凌弱、无赖横行之风、屠牛之风、僧寺及僧田之滥、海盗南徙与防盗之策等。
418
知识出处: 朱熹及其后学的历史学考察 | 类型: 正文
从引述的记载中可以看出,陈淳对漳州地区民间健讼告讦的风气持有痛恨和关注的态度。他希望地方官员能够加强社会教化,改变这种风气,解决百姓的冤屈。然而,陈淳更多地寄望于道德标榜与警示,而缺乏法治的制度化构建。他提出的处置方法缺乏法律依据,随意性大...
419
知识出处: 朱熹及其后学的历史学考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所谓"折合之风"指的是漳州地区的一些浮浪贫穷的人无赖行径,他们窥视他人财物,制造谣言,图赖钱财。有些人利用诈尸勒索、故意杀人、威胁勒索金钱等手段。甚至有些不良的官员与这些无赖人勾结,推波助澜,加剧了这种风气的流行。这种恶习在明清时...
420
知识出处: 朱熹及其后学的历史学考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耕牛是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政府和农民都非常重视耕牛的保护和供给。耕牛被视为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对耕牛的爱惜几乎达到了崇拜的地步。一些宗教信仰也禁止屠杀耕牛。然而,在宋代的漳州地区却存在屠牛的恶习,给农民带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