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 相关
共 599 条 16 / 40
226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黄榦是朱子的学生和主要学术助手,被誉为“朱熹四大弟子之一”。他从小就展现出聪颖好学的天赋,受朱子和刘清之的推崇,到五夫从朱子学习。黄榦长期陪伴在朱子左右,帮助整理文稿,甚至编写了《礼书》中的两篇。
227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在福州讲学,引起轰动,留下许多文化遗迹。福州人热爱读书,保留着朱子讲堂古建筑,称“讲堂胜境”。朱子在福州开堂讲学,广纳门生,带动了福州书院建设和学习风气的形成。
228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正文
本文章介绍了琅岐岛上的朱子祠经过修缮,保留了历史特色并增加了新的文化元素,成为当地文化景点和游客参观的地方,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29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正文
本文章介绍了泰宁的四季,给朱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诗中描绘了泰宁的美景和他在那里的生活。在诗中,朱子表达了他对泰宁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230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正文
本文章介绍了朱子和袁枢是南宋中期在福建大地上崛起的两位文化巨星。朱子以理学闻名,袁枢则以史学见长。他们在地缘、人缘和文缘的关系下,关系密切,几乎同时崭露头角。
231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袁枢是宋代的一位学者,曾任工部侍郎兼国子监祭、右文殿修撰等职,以编撰《通鉴纪事本末》而知名于世。此书是我国最早的纪传本末体史书,能纠正《通鉴》原书的偏颇,方便学者阅读。同时,朱子也编出了《资治通鉴纲目》,创立了编年纲目体,成为我国...
232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和袁枢是宋代两位重要的学者,他们的交往主要集中在书信和诗歌上。袁枢编撰的《通鉴纪事本末》得到了朱子的高度评价,并在游览武夷时进行了交流。
233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和袁枢是宋代两位重要的学者,他们的交往主要集中在书信和诗歌上。袁枢编撰的《通鉴纪事本末》得到了朱子的高度评价,并在游览武夷时进行了交流。
234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正文
本文章记述了漳州古城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早春花都,树木葱郁,景色秀丽。在芗城古街小巷,可以感受到历史文化名城浓郁的文化气息,同朱子主政过的其他地方一样,漳州留下许多朱子的文化遗迹,流传着他的神奇故事。
235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正文
本文章记述了朱子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他在古田溪山书院进行了最后一次讲学后,回首书院,感慨万千。由于库区建设,书院被淹没,他当年亲笔书写的“溪山第一”也沉于湖底。朱子在古田留下了深刻的足迹和故事,包括在蓝田书院讲学、躲避战乱等。现在的蓝田书院...
236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正文
本文章记述了朱子在白云岩上建立紫阳书院的故事以及与大自然的亲近也让人感到震撼和启迪。他不仅在理学思想上追求真理和智慧,同时也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并将自然景物融入到自己的思考和教育中。
237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正文
本文章记述了,游酢和杨时前往程颐的住处求学,他们在门外等待程颐,而程颐却睡着了。当程颐醒来时,游酢和杨时已经等待了很久,程颐被他们的恭敬态度所感动,于是开始认真传授他们知识。这个典故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象征着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求学的...
238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游酢和杨时在程颐门下的学习经历,以及他们在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游酢和杨时都是闽北人,他们通过学习程颢、程颐的理学,将其思想引入福建,形成了著名的考亭学派。
239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游酢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曾师从程颐学习理学,并担任过多个官职。他在政治上注重实践,曾为民做主,深得民心。在学术上,他虚心向大师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学问水平,并与杨时一同成为程门立雪的佳话。游酢一生为官...
240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通过修建游酢文化纪念馆、豸山书院和游酢陵等场所,人们缅怀先贤,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游酢的思想和贡献在历史上得到了皇帝和学者的赞誉,他所倡导的理学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也十分重要。今天的人们通过尊重和研究游酢的思想与学说,努力传承和发展中...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