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3条
析出资源
22条
事件
1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龙门县” 相关
共 23 条 2 / 2
1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在民国以前设有多种类型的仓库,包括社仓、义仓、预备仓和常平仓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仓库数量和容量逐渐增加。1949年后,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国民政府的粮仓,并在各地新建了石木钢筋水泥结构的粮仓,改善了设施和设备。从1951年开始,...
1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以前,粮食加工主要依靠土砻、石碓和人工操作。1950年后,私人集资创办碾米厂,后公私合营,归属粮食部门。1971年,感德新建土木瓦结构厂房,日碾大米24吨。设备逐步更新,厂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配套较先进设备。1984~...
1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是非油料产区,50年代前,油料加工属个体手工操作的土榨油坊,出油率低。50年代后,油脂加工逐步推广浸出工艺,采用榨油机和蒸炒设备,取代旧式榨油工艺。1958~1978年,在城关、湖头、官桥、龙门等碾米厂增设榨油车间,建筑面积...
1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地下党组织与活动是指国共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安溪地区秘密恢复党的活动并发展党的组织的过程。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先派干部到安溪开展工作,建立党的组织,并在安南永德四县边界建立游击区,开展武装斗争。然而,由于上级破坏和领导...
20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党员发展和基层组织的情况。在党员发展方面,解放初期县委只有21个支部和138名党员,但随着土地改革的推进,县委开始注重发展新党员,特别关注贫农、雇农、工人和革命知识分子。1955年起,县委加快了农村党员发展的工作,并建立了农村党支...
2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这段文本介绍了中国国民党安溪县地方组织的主要活动,包括反抗民军和匪患、组织抗日宣传和支援抗战、创办报刊和组织监察网、训练区分部骨干等。36年后,该组织为争选国民代表候选人进行恫吓和威胁选民,并参与反对共产党宣传和围剿游击队等活动。
2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初期,安溪县内私人开设诊所坐堂行医者较少。在民国5年(1916)出现了第一家诊所,由老中医李孝清在城关开设,后来也在湖头、西坪、龙门、蓬莱、长坑、官桥等地相继有私人诊所开业。到民国26年,全县共有26名中医领证开业,到民国31...
2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5年6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陈宗基带助手来到龙门考察温泉,地热。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