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黎川县” 相关
共 1492 条 75 / 100
111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域内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办抚州府立初级师范学堂。该校以抚州考棚为校舍,由府署提供经费,招收府属6县的贡生、禀生、增生入学。不久办有抚州师范传习所。次年,东乡县开办师范传习所。宣统三年(1911),崇仁县开办师范传习所,有学生20人...
111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清光绪三十年(1904),抚州知府王乃微于兴鲁坊创办抚郡医学堂,聘名中医邹筱兰执教。第一期学生36人,由临川、东乡、崇仁、宜黄、乐安、金溪6县各保送6人,此后学员来源均由各县保送,学制3年。民国3年(1913),因经费不足停办。
111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民国2年(1913)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令》,分实业学校为甲、乙两种:乙种施以简易普通实业教育,甲种施以完全普通实业教育。15年,抚州六县公立昭武甲种农业学校收归省办后,经抚郡人士商议,以其原办学基金,创办抚州六县公立女子职业...
111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民国2年(1913)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令》,分实业学校为甲、乙两种:乙种施以简易普通实业教育,甲种施以完全普通实业教育。15年,抚州六县公立昭武甲种农业学校收归省办后,经抚郡人士商议,以其原办学基金,创办抚州六县公立女子职业...
111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从1950年开始,江西师范学院和抚州师范学校函授部在各县(市)招收教师进行语文、数学函授教育。1960年以后,各县(市)教研室负责教师函授辅导工作,并在公社成立函授辅导站,学员...
1116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84年5月5日,全区高教自学考试首次开考。同年11月11日,第二次开考,两次共有487人取得一科以上的单科合格证。此后,每年举行高教自学考试两次(上、下半年各1次)。1985年6个专业32门课程的自学考试合格者1925人次,占实际参加考...
1117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学自行招生考试。1953年以后,高中实行全省统一招生,由省招生办组织人员命题,专区组织考试、评卷,省决定录取。考生年龄一般在18周岁以下。招生贯彻阶级路线,并严格进行考生体检,工农、革命干部子女优先录取。1959年后,高中...
1118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元代,理学家吴澄(崇仁人)从25岁起开始教育生涯,曾在国子监任教。他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变化气质,“气质不清不美者,其本性不免有所污坏。教学者当用反之之功。反之,谓反之于身而学焉,以至变化其不清不美之气质,则天地之性存焉。”他强调“学必以德性为...
1119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唐力等运用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成果,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发展程序与学生学习心理相结合原则,将全国统编中学化学教材改为“程序启发”教材,将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改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为主,读、做、练、议、讲、知相结合的程序启发教学...
1120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由南丰县一中特级女教师熊信芝于1979年创立。1979年9月至1991年6月,在南丰县一中初中部进行4轮12年教学实验。经省、地教研室鉴定验收,实验达到预期目的。该教学法是由三个教学阶段、六种阅读能力和九个读书步骤相结合形成独立阅读技能的教...
112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黎川县一中特级教师邓振辉和高级教师武小龙于1995年创立,并在黎川县一中进行实验,其目的是培育学生的完善人格和高尚道德,使其现阶段能积极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走上社会后,成为高素质、能肩负起21世纪建设重任的新一...
112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2002年秋,黎川县作为省级实验区率先在全市开展小学阶段课改实验,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实验正式启动。2003年秋,临川、南城、南丰、崇仁、宜黄5个县(区)加入实验。2004年秋,金溪、资溪、东乡、乐安、广昌5县加入实验。至此,全市义务...
112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2002年秋,黎川县作为省级实验区率先在全市开展小学阶段课改实验,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实验正式启动。2003年秋,临川、南城、南丰、崇仁、宜黄5个县(区)加入实验。2004年秋,金溪、资溪、东乡、乐安、广昌5县加入实验。至此,全市义务...
112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清代,域内即设有专门教育管理机构,但管理职能有限。至民国,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内教育管理机构编制有所增加,管理职能有所强化。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教育管理机构日渐完善,编制逐步增加,管理内容涉及到教育督导、教师、经费、校舍、设施、招生分配等,管理...
112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民国20年(1931),江西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形成省、区、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行政区内设科统管教育工作。次年,江西省由9个行政区改为13个行政区,各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第四科负责管理教育工作。24年,全省又改为8个行政督察区,第七行政督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