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7条
机构
2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黄泰楠” 相关
共 7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惠安县近现代中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包括惠安县立中学、荷山中学和惠南中学等学校的创办和发展情况。其中,惠安第一中学是全县第一所完全中学,荷山中学是华侨刘玉水创办的重要侨校,惠南中学则由旅菲侨胞黄泰楠倡办。
2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惠安县县学经费的来源和教育经费的筹集方式,包括学租、地税、公贮、店租、田租、摊派、财政拨款、多渠道集资、华侨捐资、勤工俭学等。
3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篇主要介绍了惠安县医药卫生的多个方面,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医疗队伍、卫生防疫、疾病防治、妇幼保健、医疗护理、药物以及管理等方面。
4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介绍了惠安县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所(站)、私人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
5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惠安县的六所医院:惠东华侨医院、惠南华侨医院、惠北华侨医院、崇武镇中心卫生院、螺城镇卫生院和涂寨镇卫生院的历史和发展情况,包括医院的创建、发展历程、规模、设备、业务水平等方面。
6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教育
惠南中学 民国36年,由旅菲乡侨黄泰楠倡办。是年夏,招收2个初中班,学生100多人,借用溪山小学校舍上课。 民国38年,择址于大觉山建“侨菲堂”1座,教室8间,宿舍2间。不久,学校迁入新址,初中4班,学生200多人。1950年春,县人民...
7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该院前身乃第一、第二联合诊所。1958年始由著名华侨教育家黄泰楠、旅外乡贤陈培金倡议定名为惠南华侨医院。1960年,东园、洛阳、张坂合并为上游公社,医院因而相应更名为上游公社中心防保院。1962年,改名东园公社中心保健院。1972年,改为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