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8条
专题
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霞浦畲族山区” 相关
共 8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 类型: 蔬菜
蘑菇是食用菌的主要品种之一,70年代开始在霞浦部分畲区进行人工栽培,原料是稻草、牛粪、肥土。
2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 类型: 蔬菜
香菇是食用菌中最重要的品种。其种植有段木栽和袋栽两种。霞浦县农村基本用塑料袋栽培,主要原料是木粉,每袋(筒)用干料1000克,正常产菇750克左右,每亩可放1万袋。
3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 类型: 蔬菜
银耳俗称“白木米”,食用菌重要品种之一。其种植有段木栽和袋栽等。70年代初期开始,霞浦畲族地区大多用梧桐段木为原料进行栽种。但种植数量始终不很多。至1989年,溪边、清水壑等处舍村还有少量种植。
4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 类型: 蔬菜
草菇俗称“秆菇”。以稻草为原料,在室内床栽,或室外堆栽,每公斤原料产菇100克左右。每吨创汇800美元左右。80年代,青福、墓斗等畲村始有少量种植
5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 类型: 蔬菜
黑木耳也叫毛木耳,俗称“乌木米”,是抗癌性最强的药用菌之一。原料和香菇一样,国际市场每吨售价1.8万美元。80年代,清水壑等畲村始有少量种植。
6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 类型: 蔬菜
高产菜用食用菌。原料亦用稻草,经石灰处理后,即可栽培,周期短,技术简单。每公斤稻草可产鲜菇550克左右。80年代,青福、墓斗、西山洋以及水门一带畲村,开始种植。
7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 类型: 蔬菜
金针菇是食用菌后起之秀,含氨基酸超过一般菇类,能促进青少年智力发展,故有“增智菇”之称。以阔叶林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为原料。在香港等市场,售价比蘑菇高四五倍。80年代,茶岗、新村等畲村开始种植。
8
知识出处: 霞浦县畲族志 | 类型: 蔬菜
食用菌的名类品种,有“食用菌皇后”之称。用高温荆托菌株长裙和生料竹、木混畦栽培,每平方米产干品400克左右,每公斤可售600~800港元。1989年,新村、霞坪、青岙等畬村开始种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