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陈彤” 相关
共 12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北宋洛学名儒陈经正、陈经邦兄弟创立会文书院,推动平阳学术文化繁荣,成为平阳学统奠基者。
2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南宋学者陈傅良在平阳与徐一之交往甚密,但徐一之的身份一直成谜。经过考证,确定徐一之实为徐冠,是陈傅良的弟子,其父徐钺与陈傅良为好友。徐冠曾进献《德寿宫赋》,并与其弟徐宏一同学于陈傅良。
3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南宋平阳进士邹臻、周仁勇武榜眼身份得到确认,两人通过武举换文转为文进士,乾隆县志记载错误。邹臻为陈傅良外孙。
4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缪仲公于庆元五年特奏名登进士第,初授迪功郎并任乐平县主簿。其仕途符合南宋特奏名进士出官与磨勘规律,经铨试后获注官资格。
5
知识出处: 宋韵文化在平阳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平阳县学(学宫)的历史迁址过程,涉及从唐初至宋代的多个阶段,对比了明代不同文献对于县学“南徙安阳”的不同观点。
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36年国民革命军第18军驻防浙南期间,平阳籍战士被征入该军的11师、67师服役,并参与了淞沪会战。其中,一些平阳籍战士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展现了抗战精神。
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37年8月,卢沟桥事变后,18军紧急驰援淞沪战场,11师于8月14日集结上海大场,与日军激战。在8月23日的战斗中,11师33旅夺回罗店,苏勋士兵牺牲于张华浜阵地。
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37年8月25日,罗店再次失守,国民革命军11师28日凌晨重新发动进攻,激战中李贤旭、陈乃保、张季琴等多名平阳籍战士壮烈牺牲,11师33旅65团、67师199旅坚守阵地,击败日军反扑,牺牲我军500余人。最终,67师不得不放弃...
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37年9月,18军连续进行第三次和第四次反攻罗店战斗,由于武器落后,我军损失惨重,最终失败。随后,67师199旅退守马路河一线,多名平阳籍战士在阵地上牺牲。9月17日,18军退守浏河、罗店以西。
1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37年10月至11月,18军与日军激战,多位平阳籍战士在战斗中牺牲,包括张庭、陈志新、章乃刻等。最终,日军在金山卫登陆,国军撤退,上海沦陷。另有郑高春、刘运、林兴发等战士在不同战役中牺牲。英雄永垂不朽。
11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第三十四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丙申暮秋初四日未时,我与陈崇华、章明演、陈肖粟、陈宗禹、蔡新祥、陈盛奖、吴赛露等师友一同前往昆阳马鞍山北麓。我们先拜访了大雅山房,接着寻找吕氏园宅和鲍氏二十四窗舫斋的遗址,然后越过天桥,进入水雅小巷,最终抵达了古刹归元寺。
1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通过对史料分析,认为陆游《平阳驿舍梅花》中的驿舍指前仓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