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金溪县” 相关
共 1635 条 87 / 109
129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全县共大小铺路6条,计277里。
129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全县共有大小铺路6条,计380里。
129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全县共有大小铺路5条,计295里。
129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清代道路(驿道)通达各省省会称“官马大路”、简称“官路”;由省会通往地方重要城市称“官马支路”,简称“大路”;省内各县市(镇)间相连接的一般道路,统称小路。驿站沿线设有铺舍的驿运线路,称铺路。抚州域内有县间铺路,计大路和小路65条,总长36...
129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自临川县起经戴湖铺100里至金溪县,东经淳塘铺上清镇180里至贵溪县,计280里。
1296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驿运是中国古代沿袭千余年的官办交通运输制度。驿道沿线设置驿站,以供往来官员、驿使换马驻息,随后也为民间商贾流通所用。鸦片战争后,铁路、邮电相继兴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政府设置邮传部,统一掌管水运、铁路、邮电,驿运制度随之废止。
1297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河位于江西东部,是鄱阳湖水系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赣闽边界武夷山脉西北麓广昌县境血木岭。自南向北流经广昌、南丰、南城(右汇黎滩河)、金溪县浒湾镇、临川(左纳临水一宜黄河与崇仁河,右纳云山河),入进贤、南昌过箭江口分别注人赣江和鄱阳湖。原长3...
1298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清雍正年间,抚州府各县有渡口164个,建昌府各县有渡口52个,共216个。民国时期曾有4处改公路渡口。新中国成立后,凡建桥通汽车的地段撤裁原渡口。
1299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清雍正年间,抚州府各县有渡口164个,建昌府各县有渡口52个,共216个。民国时期曾有4处改公路渡口。新中国成立后,凡建桥通汽车的地段撤裁原渡口。
1300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清雍正年间,抚州府各县有渡口164个,建昌府各县有渡口52个,共216个。民国时期曾有4处改公路渡口。新中国成立后,凡建桥通汽车的地段撤裁原渡口。
130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位于金溪县浒湾镇,历有木质人力渡船载客。1985年建台阶渡口码头2个,40平方米。1988年更新钢质机动渡船2艘,17.64千瓦,额载洪水期70人,枯水期80人,日渡量700人次。2009年,该渡改建桥梁。
130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河水系自有船舶以后,水上运输以船民个体经营为主。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镇江内河招商局委员朱冯寿发起组织商船公会。之后,江西有九江商业总会及南昌、吉安、赣州、河口、景德镇、樟树、抚州等处分会。
130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河沿线各港口及重要集镇都设有装卸点。民国时期,域内各码头共有装卸工人1051名。装卸工由封建行帮或业主控制,深受剥削和压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搬运工人斗倒封建把头,成立搬运工人组织——搬运工会,承担水陆运输装卸搬运任务。
130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空间结构“一主三副”指抚州市中心城区和南城、东乡、崇仁。“三带”三条城镇发展轴指沪昆城镇发展主轴;市域城镇发展主轴即福银、济广城镇发展轴;市域城镇发展次轴即抚八城镇发展轴。“三区”指北部城镇发展区、南部城镇发展区、西部城镇发展区。
130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县陆续编制第一轮总体规划。1994年始,按照省建设厅统一部署和规范要求,全区各县全面开展第二轮县城总体规划的调整修编。强调4点共性,即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求为出发点,以强化县城功能,增大环境容量,提高环境...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