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邢台县” 相关
共 2060 条 116 / 138
1726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8年3月刘振邦任县委第一书记。
1727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8年3月29日,邢台县跃进委员会成立,要求各个行业都要开展“大跃进”。
1728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8年4月10日,县有线广播站建成试播,5月30日正式播音。
1729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8年4月11日,邢台县人大三届一次会议召开。
1730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8年6月、7月,教育上推行大跃进,成立了医士学校、林业学校、农业大学、蚕桑学校等一批大中专学校。文化战线也成立“大跃进创作办公室”,发动农民写诗歌、小说。农村实现诗满墙、画满墙。
1731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8年7月19日,开始推行“食堂化”,在一个月时间内全县农村就办起食堂1783个,有93.7%的农户到食堂就餐。
1732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8年8月1日,依照省、地“三大元帅升帐”(粮食、钢铁、机械)指示,掀起“大跃进”热潮。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口号,出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1733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8月1日经过9个月奋战,“八一水库”建成竣工。又名“羊卧湾水库”。
1734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8月24日,县委提出“关于建立人民公社十一条政策的初步意见”。全县596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7个农村人民公社。
1735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9月,全县掀起“大炼钢铁”运动,组织2万多名钢铁大军,分别在南大郭、兰羊岗、西黄村建起土高炉2000多座,并在群众中开展献废钢铁活动,不少家庭把饭锅、铁制生活用具砸碎支援“钢铁元帅升帐”,但所炼钢铁,多系废渣,造成极大浪费。
1736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10月,邢台地区调南和、隆尧、平乡、任县、巨鹿等县两万民工开挖百泉、狗头泉,欲扩大泉坑,增加水量,拓宽七里河,扩大浇地,结果劳民伤财。
1737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11月29日,沙河县、邢台市、邢台县合并,称邢台县(俗称大县),逢志明任县委第一书记,何耀明任县长。
1738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1月1日,县委决定把粮食、商业、税务、银行等基层机构,全部下放给人民公社管理。
1739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1月23日,东川口水库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建成,大坝为“定向爆破”,堆石重力坝。国家水利部在东川口水库召开现场会,全国29个省400多人到会参观。大坝在1963年被洪水冲垮。后来的水库是1967年8月复修建成的。
1740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3月18日,县委召开五级干部(县、公社、管理区、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大会,到会7018人,贯彻落实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所有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