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邢台县” 相关
共 2060 条 103 / 138
1531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日军将维持会改建为邢台县公署,王毓秀任邢台县知事。
1532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4月初浆水、营头两个政府合并为邢台县抗日民主政府,胡震任县长,宋家庄抗日区政府划归邢台县抗日政府领导,重新组织了县独立营,从此根据地政权统一。
1533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4月13日,盘踞河北、山西的日伪军,“九路围攻”太行抗日根据地。邢台一路敌人行至前河岔时,杀死阻击他们的“红学”青壮年45人,烧房910间,制造了“前河岔惨案”。
1534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军事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4月29日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以17分钟的战斗,歼灭了盘踞在东牛峪、西牛峪的伪军申国栋部百余人。
1535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5月3日,冀西民训处在宋家庄召开军民大会,欢迎邢台伪军韩板档、肖进贤率300余人携枪反正,杨秀峰亲临讲话,宣布编为冀西游击队第四支队,任命韩、肖为正、副支队长。
1536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7月,县委贯彻中共冀豫晋省委“六月决定”,派人到各区举办积极分子训练班,开始大量发展共产党员。
1537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8月初,县委在下寺成立“邢台抗日公学”,后迁至宋家峪。
1538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8月上旬,刘毅(刘承栋)接任县委书记。不久,县委在菜树沟召开扩大会议,发动群众,开展“除旧换新”群众运动。即查毒禁赌;开展反贪污、反摊派斗争;贯彻减租减息政策;建设地方武装。 8月22日,八路军三八四旅于邢西消灭伪...
1539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8月,邢台县农民抗日救国会、邢台县青年抗日救国会、邢台县妇女抗日救国会分别建立。
1540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军事事件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2月27日,国民政府河北省主席、冀察战区总司令、国民党河北省党部主任委员鹿钟麟率部从南宫逃至本县山区,省政府设在贺家坪,省党部驻天明关,开始与八路军摩擦。
1541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3月初,鹿钟麟以省政府名义下令撤销冀西专署,并在路罗设立国民党七专署,任命张春棣为专员,令本县抗日县、区政府归其领导,遭到拒绝
1542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3月12日省政府、省党部在路罗召开国民大会,企图以“民主”方式、突然手段撤换县长胡震。中共邢台县委书记刘毅亲自到会讲话,揭穿顽固派的诡计,在广大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的支持下,挫败了国民党夺权阴谋。
1543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3月15日,王霁光接任伪邢台县知事。
1544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3月中旬,石友三之十军团、孙良诚之铁军、张荫梧之河北民军、侯如墉之十三支队、夏维礼之冀察二路军,朱怀冰之九十七军,相继进驻抗日根据地,从此摩擦加剧。
1545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4月,日军从沿平汉路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开始西犯,并沿苏村、大石头庄、羊范一线构筑第二道封锁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