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辅广” 相关
共 241 条 15 / 17
21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求学之人优哉游哉,这是最大的毛病。现在觉得诸位读书都是进一寸退一尺,每天只理会一点点文义还都在表面轻轻拂过,不曾有一点深入。这个道理规模很大,体面也很开阔,需要方方面面考虑周到,才不会有遗漏的地方。现在只谈及一个方面,又不深入用功,怎么会...
21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做学问的态度应当是沉痛、恳切、努力地去下功夫,饿了忘记吃饭、渴了忘记喝水,才能有所收获。
21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求学之人最怕因循守旧。悠闲散漫对求学者来说是最大的毛病。
21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做学问要刚毅果决,悠闲散漫成不了大事。比如孔子发愤到废寝忘食、快乐到忘记忧虑,这是什么精神?什么筋骨?现在的求学者一点都不努力发愤。
21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一定要抖擞精神,不要昏沉迟钝,就好比救火与治病一样急切,怎么可以悠闲散漫虚度岁月?
21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做学问正如逆水行舟,每一篙都不可以缓慢。时间啊,悄悄流逝不会重来,怎么能任由它白白流失呢?
21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滕璘的书信中说:“官事清闲时可以多读些书,不知道最近下的功夫怎样?岁月流逝,容易浪费。你们那里的朋友,来信都称赞德粹你贤明,然而我的期望并不仅限于此,希望你能更加勉力,进一步对书中的义理探讨下功夫,不要在我们相见的时候,没有疑惑可...
21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程端蒙的书信中说:“大致上近来的朋友,个个都昏弱没有志向,散漫没有主见,不时鞭策也停滞不前。只有正思你意志坚定治学勤恳,一有什么见闻便下功夫穷究,这个非常不易。你应该告诉朋友们,因为做学问就应该这样,方才能有希望。”
21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廖晋卿请教先生应该读什么书。先生回答:“你已经放纵肆意很久了,心思还没收拾好,随时随地都可能游走。不如先收收心,再来讨论读书的问题。”然后又对他说:“你姑且先去仔细体会认识《礼记·玉藻》中‘九容’的内容,等你做到这些,就可以好好读书了。”
22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说:“你们大家固然都有志于做学问,然而坚持恭敬的功夫还非常欠缺。如果不坚持这样的态度,拿什么来当做学问的根本呢?程颐先生说:‘涵养性情一定要用恭敬的学习态度,而学习进步的基础则在于达到完善的理解。’这一句最精辟重要。”和之又问:“不知道...
22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心思没能定下来,所以无法认清道理。现在先不要读书,姑且先定下心思。做到不要胡思乱想,使得心如静水、如明镜一般透彻清明。
22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闲下来的时候,暂且静坐,让自己心态平静神气安定,这样道理也就逐渐清楚明白了。这是全身精神会聚的关键之处。比如看《大学》中“在明明德”一句,就要常常提醒自己把心放在这里,以后的长进也就在这里。人只有一个心做根本,一定要把它存在这里,了解书...
22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有人问:“刚开始读书的时候,觉得没办法静下心来。是不是得有用功读书的时候,也得有虚心静心读书的时候?”先生回答:“以前我去见李先生他也曾要求我静坐,后来才知道并非如此。先生只是要我们把握好一个‘敬’字。在没事的时候,恭敬地坚持操守,心思不要...
22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求学者讲书,大多都是胡乱捻来张口就说,做不到详尽细密、活络熟悉。这个问题不是说书里的内容有问题,而是指读书人的心思有问题。因为不专心致志,所以考虑得也不精细明白,必须要养得心思虚空、清明、专一、平静,使得道理从中自然流露才好。”张仁叟问道...
22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应该将心贴在书本上,一个字一个字都认真看,个个都理解得清清楚楚,才好深入探讨。需要坚守本心,使得专一、安静、纯粹,日常应用无论动静,心都不会任意游走散乱,如此才能看得文字精细详尽,如此才算是有本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