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32条
析出资源
144条
人物
12条
机构
7条
事件
69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蒋介石” 相关
共 232 条 6 / 16
76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1933年我们党在鲁南地区发动的“苍山暴动”,是山东党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次暴动尽管失败了,有着沉痛的历史教训,但是,它所体现的共产党员和暴动战士那种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 却是永世不灭的。
77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王德林将军出身贫寒,青年时代流落东北,是东北地区抗击俄、日两帝国主义著名的义勇军领袖。清朝末年,厕身“绿林”,杀富济贫,除强抑恶,成为东北的绿林豪杰,被誉为“义盗红胡子老王林”。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王德林率部于中东铁路沿线与沙俄侵略者浴...
78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沈鸿烈,别号成章,湖北省天门县人,邑庠生。张之洞督湖北时,被保送去日本学习海军。毕业回国后在奉军张作霖部任职,后被提升为江防司令部参谋长、海军司令。1930年由张学良保荐继胡若愚任青岛特别市市长。
79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1947年6月28日至8月8日,为牵制国民党军主力,配合华东野战军外线作战,鲁中军区监护营一连107名指战员在当地民兵配合下,坚守岱崮42天,打退敌人100多次进攻,毙伤敌副团长关开先以下官兵250余人,而我仅牺牲4人,胜利地完成了任务。这...
80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夭皇裕仁发岀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一向消极抗日的蒋介石,感到时机成熟,迫不急待地下了峨眉山,抢夺解放区军民8年浴血奋战而取得的胜利果实。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国民党军队积极向我解放区“收复失地”。霎时,内战阴云密...
8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我的父亲刘佛缘,1886年(清光绪十一年),出生在山东省沂水县城南刘家店子村(现属沂南县河阳乡)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父刘策先曾任清朝湖北省巡抚,家有良田数十顷,庄园多处,是沂水县有名的大地主。
8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1947年的春天,我军取得了鲁南战役伟大胜利之后,蒋介石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先后调集了3个兵团,共13个整编师的兵力,以其精锐整编七十四师为骨干,向鲁中山区进犯。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等同志,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部署,以部分兵力正面阻击敌人...
83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刘桂棠(1892—1943)绰号“刘黑七”。山东省费县锅泉(今平邑县铜石镇锅泉)人,汉族,男,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其父刘相云是更夫,母王氏在本村地主家当佣人。他12岁给地主放羊,20岁去青岛谋生。年余,又回家乡给地主当长工。1915年,其父...
84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莒南县是滨海区的中心。山东省与滨海专署的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在这里。因此,莒南县素有山东“小延安”之称。这时期,抗大一分校文艺工作团(山东实验剧团的前身),一直在这一带进行抗战宣传、演出等活动。
85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1938年冬,沈鸿烈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在沂水县的东里店(现属沂源县)安下摊子后,为了笼络国民党地方各级政权组织,扩大政治势力,巩固其统治地位,于1939年春天开始举办干部训练学校。当时的干校,还包括党训班、政训班,这就是所说的“宏开三校”。
86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正文
王慎斋,于1921年古历11月12日出生在临沂城内一个清贫的书香门第。伯父王者臣,清朝光绪年秀才,父亲王笏臣与伯父同场监生。父亲一生喜爱文艺。享年七十四岁,卒于1947年。因是烈属,蒋介石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时,随政府转移到临沐县玉山区葛...
87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正文
东北军的五十三军,一〇六师沈克部,骑兵第四师王奇峰部在此战区辖内;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作战地区为山西方面。东北军何柱国的骑二军在此辖内;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作战地区为苏浙方面;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兼;作战地区为两广;第五战区...
88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正文
济南陷于极端的孤立。北至天津、南至徐州、东至青岛都是解放区。解放军重兵围着济南。当时济南对外的联系全靠飞机,因此飞机场是对外联系的唯一生命线。驻守在济南的徐州绥靖公署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特选派战斗力较强的部队整编八十四师吴化文部防守。
89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曾炳华同志1916年生于江西省石城县一个贫农家庭,1933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营长等职。1946年因伤势过重,经组织批准,转到十字路六村安家落户。在十几年的戎马生涯中,曾炳华身经百战,英勇杀敌...
90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庄明远原名庄振华,1901年11月29日生于大店镇一个地主(德兴堂)家庭,书香门弟。他幼承家教,勤奋好学,早年就读于山东省立第五中学(临沂五中),修业四年,又入南通纺织专科学校。毕业后,经考试被录取为半自费留英学生,因受母命未能如愿。后赴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