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莒南县” 相关
共 982 条 28 / 66
40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7年3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复课闹革命》的社论。外出串联的师生虽然回校,因无课本,学生主要学习《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参加批判会,全县教育实际上仍然陷入停顿状态。
40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7年10月,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通知和《人民日报》社论精神,县内各级各类学校陆续复课。复课后,摒弃原教育部编的统一教材。
40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7年12月,全县小学和初中低年级中的少先队,由红小兵取代,达11年之久。
40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7年年底,县内中学1966年、1967年两届毕业生毕业离校。同时,高中恢复招生,办法是推荐与选拔相结合。学制进行改革,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中学改为二、二分段制,一律春季始业。
41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8年3月8日,《人民日报》发出《大中小学校都要复课闹革命》的社论。此后,县内学校中的“革命造反组织”通过办学习班,逐步实现“大联合”,建立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
41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8年3月19日,县革委成立,设政治部,下设教育组,行使县教育行政机构职权。
41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8年4月,清理阶级队伍运动开始,一批学校干部和教师再次受到迫害。
41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下达《关于派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的通知》,省革委下达了向全省中小学校派驻“工宣队”、“打破知识分子独霸的一统天下”的指示。29日,县革委抽调150人组成 “工农宣传队”,进驻莒南一中等单...
41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8年10月,县革委从转业和复员军人中招收小学教师80余人,分配到各公社任教,名曰“掺沙子”。
41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8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山东省嘉祥县小学教师侯振民、王庆余的一封倡议信,建议农村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接着,《人民日报》辟专栏进行“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讨论。
41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8年12月,下旬临沂地革委通过有线广播,向全区各县宣布:农村公办小学一律改为民办,并限令一星期内完成。全县259名外省、外县籍的小学教师(多系新中国成立后支援莒南的骨干教师)返回原籍;本县籍公办小学教师,全部被下放回原籍大队。
41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8年,县革委会成立教育革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组。该小组1977年撤销。
41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9年5月,为贯彻毛泽东主席的《五•七》指示,驻校工宣队、贫管会纷纷组织师生下乡下厂劳动,实行“开门办学”,搞“教育革命”。
41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9年7月,全县中小学管理体制下放,在“上小学不岀村,上初中不岀管理区,上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下,一部分小学办戴帽初中班, 公社初中和一部分农中办高中班。农业中学、工读小学一律改为普通中、小学,造成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不合理局面。普通中...
42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9年,公办小学教师全部回原籍大队, 造成师资力量不平衡;原中、小学领导干部大部分“靠边站”,学校管理混乱。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