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莒南县” 相关
共 654 条 16 / 44
226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三届县政协第一次会议于1987年4月7日至4月12日在县城召开。宋允柱同志致开幕词。中共莒南县委书记邵长福同志在会上作了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尚延生同志所作的二届县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并审议了孙家柱同志所作的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听取...
227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四届县政协第一次会议于1990年3月27日至3月30日在县城举行。赵越同志致开幕词,省政协临沂地区工委副主任支玉斌、中共莒南县委书记王军分别在会上作了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孙家柱同志所作的三届县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并审议了王杰生同志...
228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五届县政协第一次会议于1993年2月24日至2月27日在县城举行。姜从周同志致开幕词,省政协临沂地区工委副主任丁甲同和中共莒南县委书记马德仁在会上分别作了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赵越同志所作的四届县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并审议了戴秀武同...
22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8年莒南县开始组织互助生产,到1953年即有80%以上的农户参加互助组,获得了增产。每亩年产粮由解放前的100余斤,提高到230斤。
23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1年以前莒南县当地还未有深翻地的习惯。
23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1年开始,首先由劳模厉月举(党员,现在是社长)在瘠薄的梯田里深翻4分地种花生做试验,结果因为加厚了土层,改良了土壤,增加了土壤保蓄水分的能力,比未深翻的4分地增产花生米30斤。
23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2年,中共山东省委、山东分局机关还常驻莒南。建国后,莒南县和广饶县、禹城县是山东的3个基点县,省委几乎天天有人在这里。
23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4年11月,全省业余教育现场会在莒南召开。
23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0年,全国北方农业会议后,莒南县人民以“敢教高山低头、河水让路、土地翻身”的豪迈气概,以尽快建成大寨县为目标,县、社层层建立“战山河兵团”、“突击队”、“三八连”,提出“先治坡,后治窝”的口号,实行山、水、林、田、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23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5年以后,莒南县“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以人民公社为单位,采取“工换工、几年清”的法子,组织大兵团作战,深翻改土、削高填洼、小块并大块,兴修水利,为实现水利化而奋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23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5年,莒南县被授予“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县”,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县。
23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2年,莒南县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经济得以长足发展。
23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3年以来,莒南县六大班子负责人每年都专门拿出时间,听取各乡镇关于农业综合开发的规划汇报,审查规划图和施工方案。
23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5年,莒南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三大基地”的设想,即:建设以花生为主的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建设以苹果为主的林果生产基地,建设以养猪、养兔为主的畜牧生产基地。
24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文史资料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3年,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莒南县委、县政府又作出建立农村“十大基地”的决定,即:花生生产基地、烤烟生产基地、白柳条生产基地、茶叶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板栗生产基地、苹果生产基地、桑蚕生产基地、生猪生产基地、大牲畜生产基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