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莒南县” 相关
共 654 条 14 / 44
196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环境事件
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7月底至8月初莒南县暴发伤寒、中暑、小儿腹泻等流行病,沟头、筵宾两区疫情最重。在一个半月内就有900多人病倒,仅筵宾区在数天之内就死亡200多人,其中儿童占2/3多。
197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文化事件
1915年临沂基督教传入莒南县
198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山东新华书店在中共山东分局宣传部的领导下,于1944年7月1日在莒南县净埠子举行成立大会。会上,中共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陈沂、省文协刘导生、杨希文、张凌青等先后讲话。陈沂指出:山东新华书店的主要任务是传播马列主义、传播新文化,为抗日战争胜利和...
199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文化事件
1946年4月,"新华药房”更名为“山东大药房”,隶属于山东省卫生总局。
200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文化事件
1946年8月,山东大药房由刘家野疃村迁入十字路新址。此时,叶强民为经理,王羲初、刘惠民为副经理,有工作人员40余名。
201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3年底在莒南县曲流河村召开卫生工作会议,决定成立“滨海医药合作社”。经过积极筹备,1944年1月“滨海医疗合作社”在我县峧山区郑家相邸村正式成立,这就是“山东大药房”的前身。当时的工作人员有王羲初、孔雨田、刘砚眉、杨阴如、吴庆祥、庄斌...
202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8年党的"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落实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曾受迫害的信徒恢复了名誉,全县“地下”聚会也转为公开进行聚会。
203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1年10月,根据上级指示,县委决定,恢复供销合作社机构,莒南县供销合作社于10月1日正式办公。设秘书、人事、组织检查、基层业务、市场物价、财务会计、计划统计7个科,生产资料、土产杂品、食品3个经理部,所属16处基层供销社,共有职工11...
204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2年2月,北海银行滨海印钞所在莒南县洙边区孙家沟村建立,所长李维恭。创建初期仅有印钞机4部,人员20余人,印刷的钞票面额有: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等。
205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6年,党中央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向全国发出了支持和发展内地工业的指示。为了响应党中央、毛主席提出的“三就”政策(即:就地生产、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由省政府统一安排,省轻工业厅牵头,青岛市轻工业局与临沂地区实业公司签订,将青岛...
206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夏天,莒南县面粉厂破土动工,当年建成日产面粉30吨的面粉加工厂一座。油厂与面粉厂两个班子,两套机构,各自独立核算。1961年,在三年自然灾害和生活困难时期,按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精兵简政,压缩人员,将莒南县植物油厂...
207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莒南化肥厂建于1970年,当时年产3千吨合成氨。县属国有中型企业。主要产品是“华宝牌”农用碳酸氢氨,后经不断改造,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现已建成年产2.5万吨合成氨、3千吨甲醇的生产线,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以上。1992年完成产值1746万元...
208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水库兴建于1958年9月,建成于1959年7月。总库容2.9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09亿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1.7亿立方米,死库容0.11亿立方米,兴利水位相应水面20.4平方公里,流域面积431平方公里,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发电于一体的...
209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4年5月在全省闻名的抗日模范村渊子崖建立“抗日烈士纪念塔”时充分地体现出来。该塔由当时的县长王子宏亲自指挥,由石沟村著名石刻家、建筑师徐聚一精心设计。
210
知识出处: 莒南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4年12月以王家坊前为基地建立了莒南县石刻厂,王家范出任厂长。在各级政府及外贸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莒南石雕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1985年以后,产值每年递增100多万元,1992年,产值达1500万元。该厂现已拥有固定资产3...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