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莆田县” 相关
共 2749 条 18 / 184
256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邮电的发展历程,包括驿铺、民信局与侨批局、邮政局、电信局、民营电话公司与电话局等机构。同时介绍了邮政和电信业务的发展,以及邮电设施和企业管理。
257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唐代开始设立驿铺,用于传递公文和转运官物。宋代在县内设立了三驿五铺,元代改名为站赤。明代在县内设立了一驿十六铺,清代驿铺与明代相同,但增设了腰站。1900年创办兴化邮局,1911年驿铺全部撤销。
258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民国8年,莆田西洙村侨眷吴坤璜等人合资创办了吴美兴侨批局。抗日战争爆发前,经厦门邮局注册的侨批局有16家,没有注册的有9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侨批局全部停业。抗日战争胜利后,又逐渐恢复至13家,但因政局混乱和通货膨胀,大部分...
259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清光绪二十六年,福建省第五处邮局在莆田城内开设。光绪三十三年,兴化邮局归福州邮务总局管辖。民国时期,涵江、兴化、江口、笏石等地开设了邮局,华亭邮局开设后被撤销。至1949年8月,全县共有49处邮政代办所。
260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清光绪九年,政府架设的沿海电报陆线途经莆田。光绪二十三年,涵江开设电报局,民国17年兴化开设电报局。民国33年7月,电报局改为电信局。民国37年兴化电信局改为电信营业处,仍隶属涵江电信局。
261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19年,郭笃周等人创办莆田民营电话有限公司,后迁往霞溪,30年解体。部分员工集资创办涵江民营电话公司,发展部分电话用户。民国22年,县政府设电话班,后改为莆田县政府电话室、电话支局,35年改称莆田电话局。1949年8月解放,由...
262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8月,莆田解放,接管邮政、电信机构。1951年,邮局与电信营业处合并为莆田邮电局。1953年,完成地方电话接管工作。1969年底,分建莆田县邮政局和电信局,1973年12月邮电合并。1983年10月,撤销莆田地区邮电局和...
263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莆田邮政的发展历程,包括邮路建设和城市投递范围的扩大。同时,还介绍了邮政业务的发展,特别是函件业务。
264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莆田市邮政局的历史沿革、业务范围和运营情况,包括清代到民国时期的驿路、邮运邮路和投递邮路,以及农村和城市投递邮路的改革和发展。
265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莆田市邮政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函件、汇兑和包件业务发展情况。
266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电信局在不同历史时期内所经营的电报和电话业务,包括电报种类、传递及处理时限、电话业务种类、长话和市内电话的服务范围和用户数量等。
267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该文介绍了莆田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内所经营的电报业务,包括电报种类、传递及处理时限、服务范围和用户数量等。
268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该文介绍了莆田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内所经营的电话业务,包括长话、市内电话和农村电话的服务范围、用户数量等。
269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该文主要介绍了莆田市邮政和电信设施的发展历程,包括邮政设施、电报设施、长途电话设施和市内电话设施等。
270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该文介绍了莆田市邮政设施的发展历程,从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自行车邮路到建国后的机动车辆代替人工邮运,汽车邮线也逐渐增多。为确保安全,各邮电局、所均配备保险柜等设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