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莆田县” 相关
共 2749 条 170 / 184
2536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城西南2公里许的凤凰山麓(一名南山,古称南湖),是福建省四大名刹之一。始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初名金仙庵,隋开皇九年(589)扩为寺。唐景云二年(711),赐名灵岩寺。宋太平兴国元年(975)始名广化寺。清光绪十六年(1890)...
2537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城厢北河兼济桥(观桥)北岸,为唐贞观二年(628)创建的道观建筑群中遗存的主体建筑物。宋代名天庆观。元代更名玄妙观,清代改称元妙观。原建筑群包括山门、三清殿、通明殿、九御殿、四官殿、文昌殿和五帝庙、东岳殿、五显庙、西岳殿等,规模宏大。今...
2538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华亭镇龟山(古名龟洋),山形隆起如龟,故名。唐长庆二年(822)名僧无了来此开山。咸通十一年(870)建寺院九座,僧徒千余人。梁贞明年间(915~920)闽王王审知命名龟山福清禅院。明代扩建为寺。今存建筑物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重建...
2539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城西2公里许,因有古人穴居海蚀洞多处,故称石室岩。唐大中六年(852)名僧妙应在此建寺时,称此山为伏虎岩。现存近年改建的大雄宝殿和明建的方形砖塔1座。
2540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江口镇囊山,唐中和元年(881)创建,名延福院。光启二年(886)闽王王审知改名慈寿寺,俗称囊山寺。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法堂、禅堂、藏经阁和钟鼓楼等。明宣德八年(1433)增建斋房300多间。嘉靖年间,倭寇毁寺。今有建筑物为清康熙、...
2541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黄石镇水南村,是境内至今仅存的一座文庙。创建唐代,称红泉宫。明正德七年(1512)改为文庙,称水南书院,倭乱被毁。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重建,宫殿式、重檐歇山顶、木构,斗拱承托,六扇格子门两侧为圆形纹饰的瓦窗格,檐柱六根。中间的两根...
2542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江口镇石狮村石牌后。唐代创建,清顺治年间(1644~1661)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近年按原式重建,占地面积882平方米。大雄殿内存明崇祯五年(1632)铸的铁钟1口;附近有清乾隆二十年(1755)、咸丰十年(1860)依次建的...
2543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黄石镇江东村,北宋年间建。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宫殿式建筑,大门上高悬九龙八凤刻饰。书直匾“浦口宫”。正殿高4米,抬梁穿斗混合结构,计有木柱100根,木构件垂莲、雀替、驼峰等雕饰精美,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2544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湄洲乡宫下村,建于宋熙宁四年(987),初仅数橼,名为神女祠。明永乐年间(1403~1424)、清康熙二十三年(1683)三次扩建,有正殿、寝殿等。1982年起扩建,以正殿为中轴,按旧制建圣母殿、钟鼓楼、中军殿,牌坊、山门、323石级,...
2545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忠门镇港里村,亦称贤良港天后祖祠。创建于宋代,为林氏宗祠,妈祖诞生于此村,故名。明永乐十九年(1421)朝廷派遣内官整修。清初截界内迁,康熙二十年(1681)复界重建,乾隆五十一年(1786)迁建于今址。1984年于原址按原式重建,占地...
2546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城内东岩山。宋淳化元年(990)建。寺前南侧有一株1600多年的古樟一株,高15米,胸围13.80米。古樟前是麟山祖祠,祀林兆恩。
2547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平海乡平海村。宋咸平二年(999)创建。清康熙统一台湾后,靖海将军施琅扩建,乾隆十五年(1750)、光绪年间(1875~1908)先后重修,占地面积1064平方米。全座用木柱100根,俗称百柱宫。大门内左壁嵌有施琅撰的《师泉井记》,右壁...
2548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渠桥乡青垞村香山。宋代长乐钱四娘来莆田筑陂,陂成后被溪洪冲毁,愤而投水殉身,尸漂至下游沟口,被人捞起,礼葬于此山,异香均不散,故名香山,后人建香山宫祀她。80年代起,按原址原式重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重建挖基时,曾发现有古墓砖,传为...
2549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城厢梅峰之麓,创建于宋元丰八年(1085),占地百余亩。崇宁二年(1103)赐额“梅林佛国”,故称梅峰寺。绍兴七年(1137)赐名报恩光孝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犯莆,寺被焚毁,万历年间重建。80年代开始,大规模扩建,以山门、...
2550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江口镇官庄村。前身为宋建炎年间(1127~1130)创建的观音亭。清咸丰九年(1859)改建为寺,名鼓峰涌源寺。占地面积6048平方米。中轴从山门牌坊,天王殿、大雄殿至法堂,两侧钟鼓楼,左右廊有迦蓝殿、祖师堂、僧房、斋厨等。今保存完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