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798条
基础文献
1条
析出资源
904条
图表
797条
人物
3条
事件
41条
地名
28条
专题
21条
作品
3条
知识出处
全部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闽东畲族歌谣集成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体...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歌...
闽东畲族志
畲族文化新探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穆云畲族乡志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福安市畲族卷
南山畲韻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梦里畲乡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
畲族服饰史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现...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
畲族源流研究
宁德市文化志1993...
传世畲歌
民间歌谣——畲族卷
福州市畲族志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畲族文化泰顺探秘
我国畲族民间体育文化...
福安市雷氏志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
福安市畲族志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
检索条件
与 “福安市” 相关
共 1798 条
50
/
120
736
第五章 党群组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安县政府采取措施促进民族团结,包括成立民族事务委员会和推动教育、文化、卫生发展等。但存在机械同化现象,畲汉通婚在农村不普遍,在城镇较高。
737
第一节 畲村党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29年,中共福安县委在福安凤洋畲村建立党支部,这是福安畲村的第一个党支部。之后,畲村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领导畲汉人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解放后,中共福安县委分期分批开展建党工作,发展新党员,建立和健全党的基层组织。随...
738
第二节 群团组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畲族农民协会在土地革命时期组织农民进行抗租抗债斗争和分粮斗争,发展了几十个乡村的农会组织。畲族妇女联合会参与抗日救亡和解放战争运动,妇女代表积极参与土地革命、大生产运动等。妇代会进行整顿和发展,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
739
第六章 军事活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畲族民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发展。清代畲村组织自卫队,土地革命时期有红带会和赤卫队,建国后有民兵组织。训练经历了散训、相对集中训练和集中训练三个阶段。主要任务包括剿匪、减租、反霸、保卫土改成果等,后来转向发展生产和兴修水利。
740
第一节 群众武装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清代,畲村组织自卫队保卫村寨。1933年,福安农村成立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带会群众武装,规模从二十至百人不等,有各自坛名和神灵咒语。畲族农民武装在福安土地革命中发挥作用,红带会后改为赤卫队。1934年,凤林乡陈姓地主在蓝田建立民团组...
741
第二节 民兵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畲族民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发展。清代畲村组织自卫队,土地革命时期有红带会和赤卫队,建国后有民兵组织。训练经历了散训、相对集中训练和集中训练三个阶段。主要任务包括剿匪、减租、反霸、保卫土改成果等,后来转向发展生产和兴修水利。
742
第三节 服事兵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畲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自卫队、红带会、民兵组织和征兵制等兵役制度。在明初,畲族主要采用世袭兵役制。明洪武二十五年,全县共有军户500户。明英宗正统年间,开始招募兵员,实行募兵制。南明隆武帝时期,畲族被选为精兵,并给予优待以激励其...
743
第四编 物质生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畲族地区的居住条件,包括房屋住所和人畜用水两个方面。在房屋住所方面,近代畲族社区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面临自然和人为的威胁。在土地改革后,人民政府拨款资助畲民改善生活条件,新建房屋数量增多。钢筋混凝土民居始见于畲村,但数量较少。在人...
744
第一章 居住条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内容主要介绍了畲族地区的居住条件,包括房屋住所、人畜用水和村庄搬迁三个方面。在房屋住所方面,近代畲族社区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面临自然和人为的威胁。在土地改革后,人民政府拨款资助畲民改善生活条件,新建房屋数量增多。钢筋混凝土民居始见于畲村...
745
第一节 房屋住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近代以来畲族社区的房屋建设和变迁。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畲族社区的房屋主要为土木结构,屋顶用瓦片或茅草、稻草覆盖。然而,这些房屋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威胁,如火灾、山洪、滑坡等。在土地改革期间,福安农村畲族登记的房产地基和房屋...
746
第二节 人畜用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畲族村饮用水的情况,包括饮用水来源、水质、水改工作等方面。畲村的饮用水主要包括地面水、井水和泉水,其中泉水、井水污染少,水质较好。20世纪80年代,市(县)卫生防疫部门开始对农村饮用水进行测定,其中对部分畲村饮用水进行了测定。
747
第三节 村庄搬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探讨了畲族村的搬迁趋势和人民政府对畲村搬迁的政策支持。自明代以来,畲族大量迁徙闽东,保留了游耕传统。20世纪50年代以后,畲村搬迁的趋势是自山区迁入平原,从自然条件、生活环境恶劣的地方迁入自然条件、生活环境稍好的地方,自畲族小村迁入...
748
第二章 生活环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畲族地区的邮电通信和道路交通的发展历程。在邮电通信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前的邮政代办所到现代的三等邮电支局,邮路不断扩大,班期加密,伸长邮程,实现了村村通邮。在道路交通方面,早期畲族自然村多为土路,货物进出靠肩挑背驮,省际、...
749
第一节 邮电通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
750
第二节 道路交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畲族聚居地的交通发展历程。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畲族自然村的道路多为土路,较大的畲族村落铺设石块路面,但货物进出主要靠肩挑背驮。重要的省际、县际古道少经过畲村。后来,随着国道、省道、县道及乡村公路的建设,畲族地区的交通状况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