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798条
基础文献
1条
析出资源
904条
图表
797条
人物
3条
事件
41条
地名
28条
专题
21条
作品
3条
知识出处
全部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现...
福州市畲族志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
畲族源流研究
宁德市文化志1993...
传世畲歌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畲族文化泰顺探秘
我国畲族民间体育文化...
福安市畲族志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福安市雷氏志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
闽东畲族歌谣集成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体...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歌...
福安市畲族卷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
畲族文化新探
穆云畲族乡志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畲族志
南山畲韻
梦里畲乡
畲族服饰史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民间歌谣——畲族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
检索条件
与 “福安市” 相关
共 1798 条
41
/
120
601
第三节 居民生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据乡农经站统计,1996年,竹洲山村农民人均收入为1147元,这一数字是将农民自己食用的粮食、蔬菜等一切都折算在内。从穆云畲族乡的情况看,竹洲山村的生活水平在全乡的33个行政村中是最低的,只相当于全乡人均纯收入的64.4%。然而,...
602
一、居住条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竹洲山是革命老区,曾遭受国民党烧毁,后由政府拨款重建。1997年,全村共有房屋18座,均为50年代政府拨款所建,居住较为拥挤。竹洲山畲族村落属于零星分布的散漫型住宅点,房屋均为土木结构,屋顶呈“金”字形,很有特色。
603
二、饮食状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竹洲山村民过去以番薯为主食,缺粮现象普遍。随着稻谷产量的提高,粮食问题得到解决。现在主食多为掺有番薯丝的白米饭。蔬菜种类有限,调味品使用较少,采购不便。生活必需品主要到穆阳镇采购,贫困户生活较为困难,有的买不起肉和猪油,菜肴简单。
604
三、用水用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竹洲山村位于偏远山区,过去人畜用水困难,需走山路挑水。70年代开始改善人畜饮水条件,部分自然村通自来水。1986年,政府投资架设高压电线,使全村居民用电。但电费较贵,主要用于照明。
605
四、家庭设施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竹洲山村的厅堂、卧室、厨房用具多为木制,简朴耐用。厅堂用具包括八仙桌和凳子,用于祭祖、祭神和聚餐。卧室用具主要为木床、双屉桌和衣橱。厨房用具包括土灶、大铁锅、木制锅盖、木瓢和木铲等。耐用消费品有电扇和电视机,但电视机接收信号有限。
606
五、邮电通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竹洲山村在历史上曾是地下革命交通网的重要据点,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近年来,政府重视山区“两通”工作,邮电局对山区安装电话给予优惠。1997年,竹洲山村有了第一部电话,但仍面临资金和技术问题,7个自然村之间的联系仍较为困难。
607
六、道路与交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竹洲山村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政府修建了通往穆阳镇的公路和桥梁,改善了村民的交通条件。然而,各自然村之间只有羊肠小道相通,仍然面临交通困难。交通不便影响了竹洲山村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为脱贫致富的瓶颈。
608
第四节 社会与文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竹洲山村是畲族人聚居的地方,由于地处深山、信息不灵,文化、教育和医疗条件落后。村民文化生活单调,山歌和畲家拳逐渐消失。学校条件简陋,教师数量少,学生理解和记忆力较差,学习较为吃力。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尽力送孩子到高小读书。医疗卫生...
609
七、村庄搬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政府曾计划将竹洲山村民迁至穆阳镇,但村民担心生计问题而拒绝。后政府实施“造福工程”帮助生活条件恶劣的村落搬迁,但多数村民因经济困难无法盖房,无法真正受益。政府部门需采取配套措施,确保“造福工程”真正造福于民。
610
一、文化娱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竹洲山村人口分散,文化设施不足,村民文化生活相对单调。电视差转台的设立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电视节目对村民有强烈的吸引力。山歌是畲族人民喜爱的音乐表现形式,过去在节日和日常生活中广泛传唱,现在仍有不少人会唱。畲家拳也是畲族传统文化...
611
二、山村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竹洲山村有一所公办初级小学,条件艰苦,但教师尽职尽责。学生数量较少,且面临学习困难。村民们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愿意节衣缩食送孩子上学。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和资源有限,教育条件仍有待改善。
612
四、婚姻家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畲族人的婚姻观念和习俗随着社会进步逐渐改变,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畲、汉通婚被接受。婚礼程序简化,服饰变化。结婚费用高昂,年轻人常外出打工筹集资金。家庭中父亲是家长,母亲负责家庭内部事务。子女婚后分居独立生活,父母与幼子同住或分开生活...
613
五、人口问题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竹洲山村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缺医少药、贫困导致的娶妻难、部分富裕户搬离以及计划生育政策。政府对老区进行了扶持,但交通不便、资源有限和田少土质差仍使多数居民贫困。竹洲山有许多自然资源如竹材和旅游资源,可发展竹制品和药材种植,以及开发...
614
专题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安畲族乡村经济面临许多挑战,如文化、教育和医疗条件的落后,以及村民文化生活和山歌、畲家拳的消失。然而,畲族乡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需要发掘和利用。在迈向21世纪的畲族乡村经济中,需要关注畲族迁移的历史和特点,以及畲族社区的贫困问题...
615
关于福安畲族乡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畲族乡村经济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迅速,但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仍存在差距。
福安市
的畲族主要分布在乡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畲族乡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农业生产仍处在自给自足阶段,生产方式落后。住房条件普遍较...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