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福安市” 相关
共 1798 条 21 / 120
301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历史和权力因素对畲族民族共同体形成的重要性。该地区涵盖了现今福建省的宁德、福州、南平,浙江省的丽水、温州,江西省的上饶等六个设区市。畲族在这个地区分布广泛,人口众多,保留了丰富多彩的自身文化。文章强调了在闽浙赣...
302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国东南族群分布格局的一大变动的情况。其中包括“滨海畲族”概念的提出、造就“滨海畲族”的历史机缘、我国东南族群分布结构的一个重要变动、闽东滨海畲村群的形成、滨海畲族文化之新质等。
303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汉姓畲族“畲化”研究的情况。其中包括“畲化”的界定、吴姓畲族认同现状、“畲化”原因分析、讨论等。
304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牒祠堂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安市蓝姓主要分蓝恒麟、蓝恒彪两个支派,全市现有蓝姓人口15000余人。蓝恒麟子孙迁往多地,蓝恒彪从寿宁迁入福安穆洋溪塔,成为畲族蓝姓主要派系。其他支派包括连江派和汀州派。
305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牒祠堂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安市现有雷姓人口23000多人,主要分布在金斗洋、后门坪、牛石坂、燕窝和廉岭等地。这些雷姓支派经过数百年的繁衍,已成为福安市畲族乡村的旺族。
306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牒祠堂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安市畲族钟姓主要分为大林钟姓和和安钟姓两大派系。大林钟姓是最主要的派系,由钟飞于宋大观四年(1110年)从钟莆坑迁入大林,后经多次分蘖衍派,形成了福、缘、善、庆、和五房。和安钟姓则由钟静三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从上广迁入和...
307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牒祠堂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安市和福鼎市免差徭碑的历史背景和内容。其中,福安市的石碑文包括清乾隆三十九年霞浦县和福鼎县的免差徭碑,而福鼎市的宗谱则收录了康熙年间平阳县的免差徭文告。这些碑文和文告揭示了畲族人民历史上免除差徭的历史事实。
308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牒祠堂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多个地区的不同蓝氏宗谱,包括穆云、康厝、溪柄、上白石等畲族乡和其他地方的蓝氏宗谱。这些宗谱记录了相应蓝氏家族的来源、世系、分支,以及修谱的时间等信息。
309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牒祠堂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多个地区的不同雷氏宗谱,包括穆云畲族乡燕窝村《冯翊雷氏宗谱》、康厝畲族乡牛石板《雷氏宗谱》、穆云畲族乡后舍《雷氏宗谱》等等。这些宗谱记录了相应雷氏家族的来源、世系、修谱时间等信息。
310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牒祠堂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浙江福安坂中畲族乡大林、仙岩村和和安的钟姓宗谱。大林村有五套宗谱,最早版本已遗失,现存版本包括清同治十三年的重修版、清光绪三十四年的重修版、宣统三年的重修版、民国二十四年重修版和1984年重修版。仙岩村和安的宗谱分别于清道光二十七...
311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牒祠堂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安市溪塔蓝姓祠堂、洋里蓝氏宗祠、南山头蓝氏祠堂、井口蓝氏宗祠、谢岭下蓝氏宗祠、前村蓝氏宗祠和龙潭面蓝氏宗祠的始建时间、重建时间、地理位置、建筑结构等信息。
312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牒祠堂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安市多个村庄的雷氏宗祠,包括金斗洋雷氏宗祠、和安雷氏宗祠、穆云燕窝雷氏宗祠、红坪雷氏宗祠等,以及它们的历史和建筑信息。
313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牒祠堂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安市多个村庄的钟氏宗祠,包括大林钟氏宗祠、凤洋钟氏宗祠、和安钟氏宗祠、仙岩钟氏宗祠、茶洋钟氏宗祠、东山钟氏宗祠、蓝田钟氏宗祠、小岭钟氏宗祠、濑头钟氏宗祠、铁湖钟氏宗祠、山头庄钟氏宗祠、徐墩坂钟氏宗祠和仙仁钟氏宗祠的建筑信息,包括...
314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歌谣集成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蓝瑞生、钟秀梅演唱,谷梅采录的福宁调畲族歌谣《福建省首届畲族歌会开台歌》。
315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歌谣集成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钟金生演唱,蓝兴发采录的福宁调畲族歌谣《福鼎瑞云“四月八”歌节开台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