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知县” 相关
共 200 条 10 / 14
136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陆勋,男,常熟人,明隆庆三年(1569)知德安,运家粟以自赡,不扰于民。初奉调鞭法,征收有方,凡老幼输纳者,听其自封以投,不事鞭挞而民无逋负。勋尝立义仓,劝富民输谷数百石以备赈贷。来年果水旱相仍,居乡者发廪以济,居湖泊者,载谷以亲给之,饥而...
137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吴大器,男,江阴人,举人,明隆庆四年(1570)知德安,勤敏谙练,剖决断制,出入意表,著有《劝民息讼书》,家喻而户晓。改任淮安教授,升抚州通判(见旧府县志)。
138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韩登,男,虹县人,岁贡生,明隆庆五年(1571)知德安,制行清修,矩度严饬,言动衣冠,暇卒不苟,临民之际,虽盛暑,终日冠服俨然,人莫不敬畏。未几以丁内艰去(见旧府县志)。
139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刘锺,男,马程人,岁贡生,明万历四年(1576)知德安,扶弱锄强,作间政堂、思艰亭,修辑邑志,筑北湖缺堤,民深感戴。三载,致政归(见旧府县志)。
140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张延熙,男,临桂人,举人,明万历九年(1581)知德安,居家孝友,遵母训为官不饮酒,时兄弟来署,十年不见,止具饭以待,加意学校,鼎建文庙,改迁于河东,一如城内旧制,焕然更新。士子对其异常崇敬(见旧府县志)。
141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祝彦,男,山阴人,举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任德安令,爱民如子。时一见赵师尹,即以国土目之,后人犹传其藻鉴(见旧府县志)。
142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冯顺宣,男,番禺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知德安,虚怀好士,鼎新文庙,聿观厥成。勤于吏治,善政未可枚举,去后遗爱犹存(见旧府县志)。
143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倪有厚,男,大河卫人,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知德安,疏财惠士,爱惜穷民,暇则与邑中贤士大夫觞咏名胜古迹间,非俗吏之辈(见旧府县志)。
144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沈君祯,男,浙江人,举人,崇祯十七年(1644)知德安,爱民育士,以古循吏自矢,多忤上官意。堂柱刻联云:“苦值冲疲,夫不停,马不息,劳而罔功,固有安乎天命;强装富庶,吏亦繁,民亦困,巧以成拙,未忍任其自然。”对联道出了县官爱民之心。当年,北...
145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牛森,男,河北献县人,清顺治三年(1646)知德安,清介仁惠。邑处冲剧,经兵燹之后,复值岁凶,室无完聚,森多方轸惜,常单骑遍历荒野,为给种子以资其开垦,人民逃荒者,还家安居,宽徭减税,善政种种。时军饷甚多,严檄催收,森向九江府要求减免,未获...
146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马士宏,男,海盐人,清顺治六年(1649)知德安,有治才。德安秋粮六千四百有零,编甲一百八十,每甲计三十五石,历征无异。明万历末年,西乡大族诡计侵欺,改变负担,多者一甲负有一百八十石,少者一甲负十四五石,甚多七八石者,混淆旧册,赋役不均。每...
147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张供,男,深州人,进士,清康熙五年(1666)知德安,才锋敏利。时经兵毁,学宫倾废无存,公下车,慨然以创造为己任,于是即河东旧址,鸠工庀材,焕然鼎新。其启圣、乡贤、名宦三祠,皆次第兴理。又复递年旧制。以免里役专收赔帖之累。建立营房,使兵不扰...
148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姚文燕,男,字小山,安徽桐城人,进士,清康熙八年(1669)知德安,洁清励己,承张令(指张供)明作之余,加以悙大。邑有小人好讼,常借自缢、溺水诬陷他人,要人赔偿钱,公执法严明,小人未能得逞,由是刁风遂息。自乙酉(即顺治二年)兵燹,版籍无存,...
149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李楚,男,山西交城人,进士,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知德安,勤于职事,视国如家。时邑经兵火,规制未复,官署数掾,甚为湫隘,捐俸鼎建,为堂三重,廊庑门庭,焕然毕具。性直易,接物和蔼,判决民事曲直,无少枉。兴教育,培育人才,清操励俗,额其常听...
150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李宗瀚,男,湖北石首人,清雍正七年(1729)知德安,实心为民,凡有益于地方者,悉心筹划,力请上宪施行。邑有泗溪,为通津要道,旧设渡船二只,船夫四名,其工食费零募近村,过者各取一文,率多不便。公为援德化、建昌例,详请一夫月给工食银六两,由司...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