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知县” 相关
共 156 条 2 / 11
16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庄夏,字子礼,号藻斋,永春县桃源里湖阳(今永春县湖洋镇)人。生于宋绍宗二十五年(1155年),四兄弟中排行最小,少年丧父,家里很穷,随兄庄晦读书,聪明好学,精通礼经,早年得到郡博士张督椿的勉励,入乡学。宋淳熙二年(1175年)入太学就读,六...
17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陈玠珍,字待宝。龙溪人。登元丰第。调建之法椽,知南剑州沙县。监泉州市舶门,迁承议郎。陈氏为龙溪四姓之后,代为豪家。公锺爱二弟,赀十馀万,辄推与之。后其弟璟、侄敦德、孙师孟皆登第。敦厚、宋说皆特科,兢任新州教授,知赣之龙南,皆其族也。 初,陈...
18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陈衡,字季平,龙溪人。与寓公萧太中鞾为邻,太中梦章状元衡造其门,以告公之父朝议。翌日公生,朝议以章之名名之。登乾道第,调高要尉。以擒海寇赏,改承务郎,知雩都县。时留魏公方知郡,露章属之。秩满,除福建帅干。沿檄至汀,申罢盐税,通判潮州,堂除廉...
19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王遇(1142-1211年)居城东东湖,被称“东湖先生”少读州学,20岁为太学上舍生,乾道八年(1172年)登进,士,先后任临江教授、蕲州教授。他治学注重精思力行,在蕲州常与诸生宣讲《论》、《孟》、《经》、《史》直到深夜,蕲州士民深受教化。...
20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二十三世洪异(1464-1550年),号碧湖,洪明次子,娶府口(应是漳城府口)涂宗羡四女(1468-?),生子日瑞、日新。以《易经》中式弘治乙卯科(1495年)举人。初任通州学正,次任崇德知县,三任广西道御史刷卷两广,四任浙江按察司佥事,五...
21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二十七世洪时蕃(1570-1627年),号震阳,文馨长子,娶戴氏(1571-1651年),生子炳復。以《易经》中式万历甲午科(1594年)举人,至丁未(1607年)登进士。历知辉县、嵩县(据墓志),迁南京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诗浦社慈济宫立有...
22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黄彦臣,字叔灿,漳州府龙溪县人(今属芗城区),自幼聪慧勤学,宋治平四年(1067年)弱冠登进士。初任南宁州主簿,继任宿州录参,再任长汀、南安知县,泉州、广州通判。因为官清廉公正,勤政为民,提任莆田、汀州、剑州、建州知州事,官至朝散大夫。黄彦...
23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汪春源(1869-1923年),号杏泉,字少羲,晚年自署柳塘,台湾府城安平柱仔巷街人。曾先后受业于名儒黄子及、李占五、施士洁。光绪八年(1882年)于县、府试列邑庠生,为知县祁征祥所提携,学业大进。光绪十二年(1886年),深得唐景崧识拔,...
24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陈嘉言,字梅生。其先世由茶陵迁居衡山,为衡望族。曾祖讳叙硕,官四川知县
25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福建漳州府龙溪县知县姚莹(1785~1853年),字石甫,名明叔,自号幸翁,晚号展和,安徽桐城人,姚鼐侄孙。嘉庆十四年(1809年),首任福建平和知县,重修九和书院;越年,调任龙溪知县,重建霞东书院,深受百姓爱戴,与漳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后调...
26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原广西柳州府知府林平侯(1766~1844年),名安邦,号石潭。祖籍龙溪,台湾最大的地主。嘉庆年间,先后任广西浔州通判、来宾县知县、桂林同知、柳州知府。他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事业。在台湾,倡修淡水文庙和海东书院;捐修郡城贡院、义仓及考棚等;购...
27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王士昌(1561—?),字永叔,号斗溟。明朝官员。浙江临海人。万历十四年(1586)丙戌科进士。十六年任龙溪县知县,以贤能著称,升任兵科给事中,历改吏科、礼科,遇事敢言。万历二十九年(1601),因进言册立太子,谪贵州州镇远典史。万历三十六...
28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时代:
林曾(1573—1646),字明愚,号斗枢,为康山林氏五世祖。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句容县知县,后官至贵州主考,补户部主事,北直沧州盐运道。林曾为官,政声颇著。崇祯十三年(1640)林曾以年老致仕回乡。回乡后,林曾舍金济众,兴修...
29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資料第八辑 | 时代:
蔡享嘉,龙溪知县,明嘉靖三十五年为陈淳立碑“朱门高弟漳士真儒坊”。
30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 时代: 不详
庄季裕,男,福建清源县(今仙游县)人,曾在顺昌当知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