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226条
基础文献
18条
析出资源
1264条
图表
285条
人物
10条
事件
527条
地名
67条
专题
4条
作品
51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漳州市” 相关
共 2226 条 57 / 149
841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州主庙位于东门古街首段,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配祀陈珦、陈酆、陈谟。是对开漳先贤的崇拜。陈元光河南固始人。陈元光认为“兵革图威于外,礼让仍格其心”,“其本在创州县,其要在兴庠序(学校)”。垂拱二年陈元光上书《请建县州表》获准,并诏陈元光为...
842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表忠祠在东门古街首段,祀元朝漳州“达鲁花赤”迭理弥实。表忠祠后有迭理弥实墓。按《元史·百官志》,改“府”为“路”,漳州路设总管府,总管府的长官称达鲁花赤及总管。表忠祠是对封建忠烈的崇拜。迭理弥实姓合鲁温,西域蒙古人,于至正二十二年举孝廉,为...
843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据《漳州府志》载,接官亭“前为甘公书院,清康熙间建,祀海道甘国基,嗣废为接官亭”。接官亭地处省城、京畿要道,上级官员来漳,府、县官员要出城到此欢迎接待,以示尊崇与恭敬。接官亭到东城门约二里,道路宽敞笔直,便利轿、马行进。接官亭废后,该路段沿...
844
东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东湖,今九龙公园。宋时东湖面积千余亩,湖水通九龙江西溪。《漳州府志》载,“宋绍兴间郡守刘方邵、林安宅、赵汝铛相继修治”。东湖原有两亭,后有绿护亭、道院亭、望月亭、茆亭、八角亭、湖心亭、文苑亭。东湖边有墩十二,名罗星墩,有池七口,名罗星池,传...
845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改革开放后,漳州着手城市改造与建设。东门古街从1999年12月始进行改建,二年多以来,古街新华东路旧貌已换新颜。原街面“竹篙厝”大部改建成整齐划一的七层商用与民住楼房。古街两侧原有的达聪巷、管厝巷、柴工司巷、大厝巷、打锡巷、田霞巷等村巷,也...
846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县口街,系旧龙溪县衙前的一条街道,今称县前直街。龙溪县署自唐贞元二年县随州移自古县移建于此。
847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漳州城区自古以来,是闽南地区政治、经济的中心,水陆交通的枢纽,物产丰富,商业兴盛。辛亥革命后,地方一些进步人士为振兴实业,促进漳州繁荣,于民国5年5月发起创办民营龙溪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当年由蔡荣堂、林子达等为总揽漳码电气事业,招股集资,资本...
848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浦头位于漳州城外东南面,北邻东门古街,南与诗浦接壤。古时候,这里沟渠密布,杂草丛生,是个荒芜的地方。明代,当地居民为祈求神灵保佑,在那里建造了“祈保亭”观音庙,并立碑石记云:“昔年此地荆榛,午后绝人迹,晚磷火青熠,则知浦头原属荒浦也。”然而...
849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漳州天益寿药局,创业者陈锦畴,漳浦县人。清光绪二十二年在始兴路赁屋创设天益寿药局。其时,一般药店都有聘请坐堂医生驻店诊病,通过看病卖药,以增加营业收入。对顾客上门抓药,采取暗码计价法,做到先后一致,童叟无欺。对此顾客颇为赞赏,营业也随之兴旺...
850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南太武社在漳州市区南隅,北接下田霞、东接新兴街、步营顶,南邻文川里,西南连良岗王巷,西接壤下沙。南太武社里有南北横贯小河,南接下沙下水道,北至马灶、新马路即今水仙大街一段,小河叫港仔,上世纪70年代以后,被填平盖房屋。北有马灶,从前有马厩,...
851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南太武社有150年以上历史。该社的《郭氏家谱》记载郭家始祖柳娘和儿子郭言于1856年后从漳浦杜浔林口村迁来。1864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率部攻打漳州,郭言家穷,曾受雇晚上守城门,城破跑回家。又社里水石龟庙是与众不同的庙宇,庙里地上砌成龟背,...
852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南太武社是移民社落。这里土地荒芜,崎岖不平。该社《郭氏家谱》记载,其祖先贫困,不得不请同是贫穷而先移居到此的乡亲帮助,来此讨生路,步行肩挑至埔仔栖居。埔仔“人口稀少,贫民聚窠”。至今,社里住民仍然是“杂姓”,可以说是移民村社。以后也有迁徙盖...
853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南太武社是移民社落。这里土地荒芜,崎岖不平。该社《郭氏家谱》记载,其祖先贫困,不得不请同是贫穷而先移居到此的乡亲帮助,来此讨生路,步行肩挑至埔仔栖居。埔仔“人口稀少,贫民聚窠”。至今,社里住民仍然是“杂姓”,可以说是移民村社。以后也有迁徙盖...
854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老一辈社民说,文川文爿,南太武武爿,地理构成。意思是文川里出了文人缙绅,例如有清进士郑云麓定居,建立私家园林——可园。还有举人郑丹及郑厝、魏厝、杨厝都出了文人仕绅。南太武武爿的意思是只有粗人,粗人指的是贫困的干粗活的住民。妇女女红有扎插在头...
855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南太武社有一家姓钱人家办的家庭作坊,生产土碱,俗称碱仔间,原址还在,位置在港仔墘连接桥仔头,后门通良岗王巷。生产原料是草木灰,业主挑担或推车外出收购,也有人送上门来卖。生产副产品是碱水和碱土,前者可以洗洁衣裳,后者农民买去改良土壤。上世纪5...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