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湖南” 相关
共 12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正文
朝廷命朱熹帅湖南知潭州是有来由的。早在绍熙四年七月,湖南安抚使周必大改判隆兴府,由漕臣何异权摄帅事,这期间正好发生了两湖瑶民不堪忍受朝廷盘剥和豪强欺凌而揭竿起义,攻州掠县,由湖北西南辰州蒲来矢领导的瑶民涌入湖南西部的邵州、武冈一带,造成动乱...
2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8)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首届全国“东南三贤”学术研讨会在江西上饶师范学院召开,近70位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东南三贤”比较研究、“东南三贤”与南宋学术研究、三贤后学研究、闽学浙学湘学研究等核心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会议共收到...
3
知识出处: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播中的“諸具”疏證 | 类型: 照片
4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陈傅良(1137—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温州府瑞安人。早年师事郑伯熊、薛季宣,入太学,与张栻、吕祖谦友善。宋孝宗乾道八年(1 172年)进士及第,官泰州教授,由参知政事龚茂良荐举为太学录。淳熙初为福州通判,遭弹劾落职,归里隐居讲学,...
5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曾历官江西提刑、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等职。 朱子与辛弃疾初识,约始于淳熙七年(1180)岁末朱子知南康时,其时辛弃...
6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胡安国(1074—1138),字康候,宋崇安五夫里人。北宋绍圣四年(1097)进士,历官太学博士、湖南提举、中书舍人兼侍讲,是程颐的私淑弟子。著有《春秋传》三十卷,元皇庆二年(1313)与“春秋三传”同时被官方定为科举考试的法定经本。著作另...
7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 时代: 不详
杨楫(1142—1213) 杨楫,字通老,人称悦堂先生,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历官司农寺簿、国子博士,后出任湖南提刑、江西运判,著有《悦堂文集》。 清全祖望据黄干《杨恭老敦义堂记》(勉斋集》卷十七)中所云“吾与通老从游于夫子之门二十年矣”,...
8
知识出处: 朱子的学术交流方法论自觉 | 时代: 南宋
项安世,字平父,号平庵,江陵府江陵县(今属湖北)人。淳熙二年进士,累官至校书郎,宁宗以内批逐朱子,安世上书留之,不报。党禁起,以伪党罢,后起知鄂州,转湖南运判,未至官因台劾罢职,嘉定元年卒,著有《周易玩辞》等。往来于朱陆之间,陈荣捷据《宋史...
9
知识出处: 朱子的学术交流方法论自觉 | 时代: 南宋
杨楫(1142—1213年),字通老,学者称悦堂先生,福州长溪县(今属福建)人,累官司农寺簿,除国子博士,寻出湖南提刑、江西运判。从学于朱子。
10
知识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 时代: 南宋
朱熹长子朱塾(1153—1191年),字受之。生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七月。他自幼聪明好学,颇有家严之遗风。他曾随父亲朱熹广交当世名流,是著名学者吕祖谦的学生,还曾师从蔡元定、欧阳光祖等。朱塾以父荫补将仕郎,官任淮西转运使、湖南总...
11
知识出处: 为有源头活水来 | 时代: 南宋
朱铸,字子度,生于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卒于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初以荫授承奉郎,累官至朝请大夫、湖南转运使。娶妻刘氏,封夫人,生二子:朱沆、朱淮。
12
知识出处: 走在朱子之路上 | 类型: 文化事件
2012年朱茂男參加傳承與開拓: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湖南岳麓書院)。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