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海南” 相关
共 3062 条 116 / 205
1726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 类型: 经济事件
1966年9月28日海南区党委决定由区党委常委直接领导“文化大革命”,并成立文化革命办公室,由王昌虎任办公室主任,林王精、赵郑浓、李之任副主任。
1727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6年9月30日海南区党委发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县内中学文化革命仍结合县、镇‘四清’运动进行的指示”的通知》,要求自治州委、各县市委必须下决心贯彻执行中央的决定和省委1的指示,把县内中等学校的文化革命纳入四清范围,并认真抓好学校的...
1728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 类型: 经济事件
1966年9月30日《海南日报》报道,海南汽车修理厂制成本区第一台400吨油压机,并已投入生产,其锻压汽车工件工效提高6倍。
1729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 类型: 经济事件
1966年9月30日《海南日报》报道,海南机械厂首次成功生产了一批精度高、难度大的C620——H中型车床,经检验达国家二级技术要求。
1730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 类型: 医疗卫生事件
1966年10月31日海南区党委、海南行政公署批转海南卫生处《关于立即抓好防治副霍乱工作的几点意见》,要求组织力量,采取措施,加强防治副霍乱工作,确保安全,保证人民健康,以利于“文化大革命”和工农业生产。
1731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6年11月26日海南区党委、海南行政公署发出《关于加强西沙群岛工作的领导的通知》,重申西沙工委和西沙办事处,是在区党委、行署的领导下,相当于县一级的建制,享有县级的政治待遇。各有关部门、单位,必须主动关心西沙的工作,积极支援西沙工作。
1732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6年11月28日至12月7日海南区党委、海南行政公署、海南军区召开全区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单位、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以及工人、贫下中农、民兵、学生、青年、妇女代表会议。到会代表15000多人。区党委书记杨泽江在会上作《把海南岛办成毛泽东思...
1733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6年12月6日海南区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在红城(府城)广场举行。出席会议代表有3167人。会议正式成立广东省贫下中农协会海南区工作委员会,并选举杨泽江为主任,许士杰、梁成、胡松、许日智、符亚黎(女)为副主任。会议提出贫下中农协会的根...
1734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 类型: 经济事件
1967年1月1日《海南日报》报道:海南区第一个年产3000吨的小型氮肥厂——叉河氮肥厂最近建成并投入生产。
1735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7年1月8日《海南日报》报道,近2个月来,海南区有19000多名红卫兵组成600多支长征队,先后北上进行串连,串连的目的地有北京、上海、延安、乌鲁木齐。
1736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7年1月16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海南军区对海南人民广播电台实行军事管制。
1737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7年1月23日在上海“一月风暴”的影响下,海南区“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联合委员会”发出夺权通告,夺了海南区党委的权。同日,海口市委也被夺权。从此,“夺权”之风遍及全岛各地,各级党政机关相继陷入瘫痪状态,社会秩序极为混乱。
1738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 类型: 军事事件
1967年2月14日经中央军委和广州军区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命令成立通什军分区,司令员刘荣,政委顾相林。该军分区隶属海南军区领导。至1970年7月撤销,1975年10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恢复。
1739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 类型: 军事事件
1967年2月15日海南军区发出紧急通告(简称《二·一五紧急通告》),要求原区党委没有罢官而被夺了权的领导干部杨泽江(区党委书记)等出来抓革命,促生产。
1740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上册) | 类型: 军事事件
1967年2月21日根据中央《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左派群众的决定》,海南军区派出支工指战员126人、支农指战员785人到全岛18个县市、117个公社、23个国营农场和64个厂矿开展“三支两军”工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