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203条
析出资源
734条
图表
211条
事件
15条
专题
194条
作品
49条

检索条件

与 “洛江区” 相关
共 1203 条 74 / 81
1096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俗称“做岁”。做岁之前,家庭外出人员一般都要赶回家过年。旧时家家户户蒸糕做果,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物资丰富,多数人到购物商场备办年货,添置家具,全家动员卫生大扫除(也有雇佣专业保洁人员),门窗、橱柜、仓囤、缸灶、栅栏无不贴红春联,家庭内...
1097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节日中午,家家备肴馔,煮嫩饼菜祭祀祖先。农村大多节前蒸制清明粿,作为敬祀祖先、祭扫祖墓的供品。 泉州民俗清明节前节后各10天内为扫墓期。一家人携带糕粿、果盒上祖坟祭扫,除荆棘杂草,培墓土,献纸钱,描墓碑,焚香点烛,寄托哀思。中华人民共和国...
1098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立夏民间有食“夏面”之俗。是日中午,城乡居民烹煮鲜虾面条为膳,意在减少夏季疾病。20世纪70年代后,民间时兴“补夏”,以鸡、鸭、鳖、鳗等配合中药进补。
1099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立冬进食补品,借以御寒强身。立冬日,家家杀鸡宰鸭,备办富含营养食物与中药“四物”合炖,全家饱食一餐。即使贫寒之家,也尽力买点猪肉,烧顿干饭用以补冬。补冬讲究进食时间,民间有“立冬时刻,喝口清水也增补”的说法。
1100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俗称“冬节”。泉州地区人称冬至为“小年兜”,过节极为隆重。节前家家舂粞搓圆、蒸糕、做粿、包菜包。冬节糯米圆子,直径不上厘米,有红有白,早晨配以田薯、槟榔芋煮甜汤圆敬神祀祖,并充早膳。搓圆时往往顺便捏制些禽畜鱼虾、三牲五果、金锭谷囤等吉祥物,...
1101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每年农历八月廿八,万安琯头为纪念抗倭卫乡十班英烈,万安和城东10个社区居民手捧鲜花、香烛、祭品,打着腰鼓、小鼓,纪念“十班公妈”,缅怀革命英烈。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农历八月廿八,万安琯头周边十个村庄,发生一起倭寇入侵事件,民众遭受残...
1102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教师、医生、知识分子等尊称“先生”,其妻称“先生娘”;老板称“头家”,其妻称“头家娘”;称人父母为“恁序大人”,称人子为“公子”、女为“千金”;老汉互称“老阿兄”“老小弟”;老汉称老妇为“老兄嫂”“老小婶”;称老年人为“老大人”,称老大爷为...
1103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早晨见面招呼:“汝哗努早!”(您早!)“汝也努早。”(您也早。)路上相遇招呼:“汝卜去哪落?”(您去哪儿?)“我卜去街咧,有闲则来坐。”(我上街去,有空来坐。)上门访人见面招呼:“汝咧无闲哦!”(您忙!)“汝来,入来坐哦。”(您来,请进来坐...
1104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礼让次序一般是座位右为大;两人并行,右为尊;三人并行,中为尊;两二人前后行,前为尊,进出门、上下车、上下楼,尊者、妇女先行。
1105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民间凡婚丧喜庆多办酒席宴客。席设在厅堂上,多则分布在住宅四处。一厅四席,左上方为首席。右上方为次席,左下方为三席,右下方为末席。尊者坐首席,下依次类推。宴席有方桌、圆桌两种,每桌可坐8—12人,忌单数。座次论德望,序长幼。一般方桌8个座位,...
1106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民间凡婚丧喜庆、岁时节日,亲友之间都有礼品往来。平时如探病、访友、走亲戚、回娘家,也随带水果、糕点、罐头或营养滋补品前去。小孩初来作客,要赠给糖饼、水果或红包。亲戚馈赠的喜庆食品,也必分赠邻居。一般送礼不离双,如2、4、8、10……但绝对忌...
1107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客至,开门迎客于门外,至厅堂请坐,奉茶、递烟。叙谈,主人毕恭毕敬,待客至诚。初访、久别或尊贵客人,敬以甜鸡蛋汤,鸡蛋应成双,一般2—4只。远方来客,必煮点心(线面)招待;留客三餐饭菜必丰。客人告辞,主人送至门外。见面、临别,拱手作揖或握手行...
1108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父母主张,媒妁说合,缔婚意向初定,男女双方互取庚帖,置于厅堂神案上卜吉,俗称“提生月”。3天内若平安无事,则互查家风人品。经双方认可,男家择定吉日,由女尊亲往女家相亲,实察女子体格、音容。一切合意即婚议告成,进而商定吉日,举行“订盟”。
1109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订盟俗称“戴手指”。订盟之日,男家各金戒指两枚、巨额彩礼及红绸、金花、喜糖、礼饼、果品等礼品,由女尊长两人率随从到女家,为女子戴上订婚戒指。礼毕回归,女家各糖饼等各色礼品和鲜芋苗、生姜、双连巾等吉祥物回赠。
1110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订盟之后,男家择吉日具柬帖和手圈、彩仪、鲜花、坛酒、喜包、糖果等礼品送女家,俗称“戴圈”;婚期将届,复具柬帖和彩花、圆饼、绸缎、聘金送女家,俗称“送花”;婚前3天、5天或7天,具婚书、吉课(迎娶吉日和冠笄时刻)、凤冠、霞帔、裙袄、全猪、全羊...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