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9条
析出资源
17条
人物
1条
事件
1条

检索条件

与 “李渊” 相关
共 19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隋末,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如火如荼,隋王朝摇摇欲坠。公元617年5月,驻守太原的唐国公李渊,在农民起义战争的烽火中起兵,南下跨黄河,取关中,11月攻占大兴城(长安),立隋代王侑为帝(称恭帝)。618年5月,迫杨侑让出帝位,隋王朝灭...
2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 类型: 正文
我国姓氏文化,历史悠远,谱牒浩瀚,是中华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天要研究整理李氏文化,对历史长河中我国姓氏沿袭演进的过程,应当有所了解。
3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 类型: 正文
陇西李氏,在中国历史上是河右的名门大族,名君贤臣,人才辈出,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所要探讨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陇西李暠一族,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4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 类型: 正文
根据福建省永安市《大潮李氏族谱》记载,唐高祖李渊第20子李元祥于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皇封“闽越江王”时年10岁。在他35岁(高宗龙朔二年,即662年)时,到今福建省永安市大湖镇开基创业,子孙繁衍茂盛,遍布全省各地。
5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 类型: 正文
李渊出身名门望族,他自称是十六国时期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人。他的父亲李昞在北周时,曾任安州(今湖北安陆县)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封为唐国公。隋朝取代北周后,由于隋文帝杨坚的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姨妈,所以他受到重用,当过皇帝的亲身护卫,还先后做过谯州(...
6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 类型: 正文
李渊起兵时,西河郡(今山西汾阳县)丞高德儒反对,李渊派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率兵进击,由于他们都能身先士卒,严肃军纪,所以西河很快就被攻下。为了争取群众,只杀了高德儒一人。起兵后的第一仗就打得很顺利,这大大地鼓舞了李渊的决心。接着,他就在太...
7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 类型: 正文
李渊占领长安后,附近有两股力量威胁到他的安全,一股是据守河东的隋将屈突通,另一股是割据金城(今甘肃兰州市)的薛举父子。屈突通的军队,因为他未能阻止李渊军的渡河,所以在李渊渡河西进后,他就率主力数万人回撤,想援助长安的隋军,但被李渊的军队阻击...
8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 类型: 正文
李渊在封建帝王中,不但是一个善于择机起兵、取得天下的政治家,也是一个知难而主动引退,避免因抓权不放而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纷争的有远见的谋略家。 这样的封建帝王,在中国封建社会还是不多见的。
9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 类型: 正文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十二月(559年1月),李世民出生在李氏家族的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的旧宅中。据说,他父亲李渊给他取名“世民”,是取“济世安民”之意。
10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 类型: 正文
在酝酿起兵过程中,李渊一面提示长子建成在河东“潜结英俊”,一面布置世民在晋阳“密招豪友”。建成、世民根据李渊的指示,都谨慎而积极地聚集人才,组织力量。一直跟在李渊身边的世民,在这方面有不少建树,如刘文基、刘弘基、长孙顺德等人成为李渊集团的重...
11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 类型: 正文
—在统一战争不断取得胜利、全国趋于平定、李唐王朝的统治日渐巩固的情况下,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开始出现矛盾。这个矛盾的焦点是以太子建成为一方、秦王世民为另一方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建成没有参加晋阳起兵,但在晋阳起兵以后至夺取长安这一段时间,也和世...
12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 类型: 正文
建成对世民有猜忌之心,世民对建成亦并非无取代之望。武德五年(622年)起,这种潜在的矛盾终于发展成公开的争夺和激烈的较量。这年的十一月,建成一反常态,主动向李渊提出要率军去镇压刘黑闼第二次起兵。他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增加他...
13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 类型: 正文
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三天,即六月六日,世民被立为太子。八月,李渊传位于太子世民,自己只好去当太上皇。
14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 类型: 正文
李渊父子建立的李唐王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河陇地区本是历代以关中为根据地的封建王朝的肘腋之地。唐王朝建立后,更是十分重视对河陇地区政治、军事和经济的经营。尤其是在经济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15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 类型: 正文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豪壮诗篇:“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天开青云路,日为苍生忧。”时至今日,中华民族之李氏,不仅遍布中州,而且走向世界各大洲。在今天全国可考的九千多个姓氏中,李姓人口达1亿之多,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最大的姓氏。遍布全国旅居海外的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