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8262条
基础文献
64条
析出资源
6471条
图表
207条
人物
308条
机构
109条
事件
35条
作品
106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朱熹” 相关
共 8262 条 503 / 551
7531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浅析 《卧龙庵武侯祠》:前八句从环境描写入手,点出此处系钟灵毓秀之地,进而引出卧龙庵武侯祠建在此处的缘由。后八句通过神象和“寒藻”、“飞泉”等景物的描写,赞颂了诸葛武侯的崇高道德风范。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武侯无限景仰的心情。
7532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浅析 《万杉寺》:开头四句以自问自答的方法言明行寻庆云寺的目的在于追寻仁宗昭陵遗迹。中间八句写寺前寺后万杉长青,乃因有旨禁伐,以之寓圣恩浩荡之意。结尾四句,表达了诗人切盼仁祖御书“清净”两字得以行世,使天下永享太平的愿望。全诗缘景叙事,即事...
7533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浅析 《开先漱玉亭》:是一首描写瀑布的稀世佳作。前八句写瀑布水头高峻,水势威猛,水色璀璨,忧若降自天外,影落明湖,后八句,写以往无缘优游的惆怅与今朝得遂所愿一览秀色的欢愉心情。
7534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浅析 《简寂观》:为仰慕高士陆修静而作。前十二句分为三层,依次写陆修静筑室此山,修真炼药,与陶渊明、慧远交游以及奉敕入朝,一去不返的经过;末四句借绝壁陡立与萧森苦竹等荒凉景物的描写,表露了诗人对这位高士的深切怀念。
7535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浅析 《归宗寺》:为凭吊王右军的怀古之作。前八句写归宗景物依然,王右军风范长存。后八句言诗人以从贤访古为乐,但因故爽约,未能与友人同行,深表愧疚。
7536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浅析 《陶公醉石归去来馆》:为缅怀陶渊明之作。诗人非常景仰陶公,此时正值诗人解印绶之时,不禁触景生情,与千载前的陶公发生了强烈共鸣。他从“寻高士传”,到“逢醉石”,到“仰看桥木阴”、“俯听横飞泉”,似乎处处都见到陶公的影子。结尾感情奔放,不...
7537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浅析 《温汤》:为古诗中写温泉的罕见杰作。在此诗中,诗人对庐山温泉的位置,周围山势,以及温泉浴池本身的性状、特点、功用和游人感受,都有具体生动的描绘。既有赞感,又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7538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浅析 《康王谷水帘》分别为康王谷与南湖纪游之作,均以写景为主,结尾都即景抒怀,表露出他宦途失意,“瀹(yuè)茗浇愁”与“愿辞世纷”的感伤。
7539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浅析 这首诗布局遣词都力仿陶渊明,具有地道的汉魏风格,都是南湖纪游之作。
7540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总提:写诗人游览庐山南又到庐山北的经过,表达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情怀。
7541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前六句写圆通寺的由来及其周围景致,末两句感叹南唐灭亡是没有接受历史教训。
7542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写庐山锦绣谷的景致:江山如画,诗人游兴无穷。
7543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写诗人东攀佛手岩(今仙人洞),西登天池峰时所见到的山川形胜。
7544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前四句写云海覆散时的奇妙景致,后四句写诗人反对有“佛灯”之说,体现了诗人一贯的“格物致知”的求知态度。
7545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写诗人寻访东林寺白莲社及白居易草堂遗址及在寺廊内题刻的经过,抒发了诗人访古的情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