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8262条
基础文献
64条
析出资源
6471条
图表
207条
人物
308条
机构
109条
事件
35条
作品
1068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浦城县志
追寻朱子的足迹
苏轼与朱熹
朱熹及其后学的历史学...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楊時文化研究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
2021年朱子文化寻...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
走进尤溪
朱熹的思维世界
朱子語録文獻語言研究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福州朱子文化遗存图影...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朱熹诗选365鉴赏
杨时与朱熹渊源录
莒口镇志
朱子学通论
朱子读书法
朱子学年鉴.2015
朱子的学术交流方法论...
朱子语类第五册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朱子:『职』的哲学
朱子语类第二册
朱子语类第一册
朱熹与《参同契》文本
近思录
朱子文化年鉴.202...
游酢新论 续编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
踏雪履痕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朱子语录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朱子学年鉴.2021
朱子学年鉴.2019
朱子语类第八册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
朱子学年鉴-2011...
朱子新探索
朱熹与中国文化
朱子学年鉴.2014
朱子学年鉴.2016
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
朱子语类第四册
《诸儒鸣道集》研究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熹在建阳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十...
朱子文化园楹联集锦
朱子学年鉴(2018...
朱子学年鉴2013
朱熹思想研究
朱子学年鉴.2017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子学与朱子后学
朱熹画像考略与伪帖揭...
朱熹思想研究
朱子
朱熹文学研究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
朱熹诗词选注
朱熹诗经学研究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
大儒世泽——朱子传
走在朱子之路上
朱子学年鉴.2020
四端七情之辨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大教育教朱熹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
检索条件
与 “朱熹” 相关
共 8262 条
496
/
551
7426
次择之韵记秦事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讽喻诗作于乾道三年(1167)冬,时年
朱熹
38岁。 八月,
朱熹
在范念德一干人等的侍行下,前往湖南潭州访张拭。十月,在执政陈俊卿、刘珙的推荐下,
朱熹
官拜枢密院编修。他与张拭分别后,携同弟子东归,拾掇本次旅途中所作的诗词200余篇,汇...
7427
苦雨用俳谐体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诗作于乾道四年(1168)戊子,即崇安大水之前。当地久雨成灾,禾稻歉收。此时
朱熹
乡居五夫,心里异常焦虑,有感而发,故写下该诗。 浅析 该诗引用楚词典故及民间传说,对“天公”进行了严厉谴责,对受灾百姓寄予无限同情,体现了
朱熹
关心民间疾...
7428
杉木长涧四首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宋乾道四年七月(1168)戊子,崇安发生大水,
朱熹
“奉府檄行视水灾”,“熹以崇安水灾被诸司檄来与县官议赈恤事”。当时,这场水灾为害惨烈,吞没田园庐舍,死伤数百人。
朱熹
参与救灾,在荒山穷谷奔走了十多天。他从寺溪经杉木,入长涧出杨村,但见房...
7429
重九日登天以菊花须插满头归分韵赋诗得归字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诗作于乾道四年(1168)戊子重阳偕友人登天湖之时。 《尤溪县志》转引《瀛奎律髓》云:“朱子九日登天湖,乃乾道四年戊子所作,文公去年访南轩于长沙,故有‘去岁潇湘’之起句,此诗后四句,尤意气阔远。”时年七月,崇安一带发生水涝灾害,浦城...
7430
送德和弟归婺源二首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诗具体写作时间不详,(清)吴之振等编《文公集钞》将其编在《送张彦辅赴阙》之前,那么大约为乾道四年(1168)前后所写。因为从诗中可以看出,
朱熹
“十年寂寞抱遗经”的经历来看,他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即
朱熹
29岁开始拜李侗为师后...
7431
送张彦辅赴阙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诗写于乾道四年(1168)前后,
朱熹
当年39岁。这是张彦辅奉诏入都奏事时
朱熹
给他的送别诗。在此之前,
朱熹
于隆兴元年入对垂拱殿时,曾向孝宗皇帝进言:“君父之仇不共戴天,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致胜。”“先王制御夷狄之道,其...
7432
题尤溪宗室所藏二妃图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宋乾道七年(1171)辛卯,
朱熹
赴尤溪祭祀舅父,并与知县石子重商谈修建韦斋事宜,为其父任所亲书“韦斋旧治”四字以示纪念。清《南溪书院志》卷一载:“乾道七年,文公四十二岁,回尤溪访其友人石子重商为其先君兴建韦斋事。”在县衙宗室里发现藏有...
7433
石子重兄示诗留别次韵为谢(三首)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诗是
朱熹
乾道七年(1171)辛卯回尤溪与知县石子重商谈重修其父朱松所建“韦斋”事时,回赠石子重留别诗而作。从诗中可以看出,
朱熹
在交友中待人以诚,以德业相劝勉的思想风格。诗中感情真挚,用语古朴,神交之情跃然纸上(见清康熙《南溪书院志...
7434
四季绝句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四季绝句大约写于中年之后,具体时间不详,影响十分深远,很多道观和宗祠都有临摹。福建尤溪县城南道观白鹤楼正厅还有手迹留存;尤溪台溪傅氏祠堂也有壁题并配画;尤溪县西城镇上三车古建筑边厢也有临摹壁题;福建古田县擢秀书院亦发现题壁并配画。...
7435
游昼寒以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分韵赋诗得竹字诞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该诗作于宋乾道七年(1172)辛卯,当年
朱熹
42岁。这一年,
朱熹
除了回到尤溪,为其父在尤任所亲书“韦斋!日治”四字以纪念外,大多数时间都在著述立说。先后完成了《论孟精义》、《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和《西铭解义》等书,他完成...
7436
次韵谒忠显刘公墓下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该诗是宋乾道间(1169-1173)
朱熹
寓五夫期间拜谒刘公墓后所作。这期间,
朱熹
家境十分清苦,身体极度羸弱。他仍一次次推辞朝廷的任命,坚守着“君子固穷”的节操,不为荣华富贵所动,但对朝廷国家大事却时刻倾注着拳拳之心。 诗中在赞扬刘显公...
7437
卜居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诗约写于宋乾道九年(1173)癸巳,是
朱熹
为谋划在建阳云谷另建新居,以图晚年终老之计而写。事因宋乾道六年正月,
朱熹
七十岁的老母祝氏亡故,由精于风水的蔡元定择地,将祝氏葬于建阳崇泰里后山天湖之阳的寒泉坞。由于路途遥远,他在建阳西北芦...
7438
斋居感兴二十首 (一)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浅析 第一首:咏宇宙。诗人认为宇宙浩大无垠,阴阳运转,寒来署往,奥妙无穷,都是必然的自然规律。从伏羲画八卦以来就“浑然一理贯”了,而其后“无极翁”重新阐明了这个道理。
7439
斋居感兴二十首 (二)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浅析 第二首反映了诗人的唯心主义宇宙观。他从形而下的角度 观察,将宇宙无始无终作为亘古不变的定理,从形而上的角度 去分析,肯定存在着问题。但在局部时间内来看,又是相对正确 的。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对我们认识世界,也是个有益的借鉴。
7440
斋居感兴二十首 (三)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浅析 第三首:咏人类社会。诗人认为,虽然“人心妙不测”,但一举一动都受一定的气度秉性所支配,结冰与燃烧,沦入深渊与登上云天互相转化;高尚的人是由于秉有“元化”,如蕴玉藏珠自有光彩。圣贤教言,光照九州万尘,惜如今未能广泛推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