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8262条
基础文献
64条
析出资源
6471条
图表
207条
人物
308条
机构
109条
事件
35条
作品
1068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朱子学与朱子后学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朱熹画像考略与伪帖揭...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莒口镇志
朱熹诗选365鉴赏
杨时与朱熹渊源录
朱子語録文獻語言研究
朱熹的思维世界
走进尤溪
福州朱子文化遗存图影...
朱子福建史迹图集
李侗文化研究(第一辑...
楊時文化研究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
苏轼与朱熹
朱熹及其后学的历史学...
2021年朱子文化寻...
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
浦城县志
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
朱子学年鉴.2021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朱子语录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
朱子文化年鉴.202...
近思录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踏雪履痕
朱子:『职』的哲学
罗从彦故里行实录
朱子语类第二册
朱熹与《参同契》文本
游酢新论 续编
朱子语类第一册
朱子学通论
朱子的学术交流方法论...
朱子学年鉴.2015
朱子读书法
朱熹在建阳
朱子语类第五册
朱子学年鉴(2018...
朱子文化园楹联集锦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十...
《诸儒鸣道集》研究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
朱子学年鉴.2014
朱熹与中国文化
朱子新探索
李侗文化研究(第二辑...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
朱子学年鉴.2016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朱子语类第四册
朱子语类第八册
朱子学年鉴-2011...
朱子学年鉴.2019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四端七情之辨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
大教育教朱熹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朱熹诗经学研究
朱子学年鉴.2020
走在朱子之路上
大儒世泽——朱子传
朱子
朱熹文学研究
朱熹思想研究
《朱子家禮》在朝鮮傳...
朱熹诗词选注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学年鉴.2017
朱子学年鉴2013
朱熹思想研究
为有源头活水来
检索条件
与 “朱熹” 相关
共 8262 条
491
/
551
7351
题九日山石佛院乱峰轩二首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两首诗是
朱熹
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丁丑春所作,原载于《朱文公文集》卷二。当年
朱熹
由闽北重返同安任所途经南安时,慕名游览了九日山,并亲题“九日山”三字。当游至石佛院乱峰轩时,便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浅析 第一首写“院”和“峰”,...
7352
题可老所藏徐明叔画卷二首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诗是
朱熹
于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丁丑而作,原载于《朱文公文集》卷二。当年
朱熹
28岁,他于三月重返同安,是要等代者来继任。这又给了他近一年的时间,在同安、泉州“去圣经中求义”。虽然此时的
朱熹
已显示出他逃禅归儒的迹象,但仍隐约渗透着...
7353
再至同安假民舍以居示诸生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丁丑的四月到十月,
朱熹
在同安闲等代职者,已经不管吏事,终日住在畏垒庵中。一是读经著述,二是同士子论学。同安许多学生有的住到他的居所,听他讲经论道。这首诗概括了他在同安畏垒庵七个月时间的生活。这七个月穷研儒经,...
7354
秋怀二首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诗约写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丁丑秋,
朱熹
同安任满候代者不至之时。当时
朱熹
从3月重返同安,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利用这难得的时间“去圣经中求义理”,收获甚丰。但是,他从佛老天国的觉醒毕竟是朦胧的,带着醒后的迷茫,一时无路的仿徨和留恋自...
7355
和李伯玉用东坡韵赋梅花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丁丑冬十月,因代职者不来,
朱熹
以四考秩满罢归,但他又在泉州滞留到十二月中旬,住在万如居士李缜宅中(参知政事李邴之子)。
朱熹
陪李缜去老梅满园的显庵与衲子聚集赏梅,各人用东坡韵赋诗咏梅,连一向反对苏学的他,也步东...
7356
次益老韵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诗是
朱熹
自泉南回闽北多年后奉和益公原韵之作,原载于《朱文公文集》卷十。具体写作时间不详。
朱熹
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回五夫,隆兴二年(1164)正月延平李侗去世,期间多次拜李延平为师,正是其“恐闻”时期。从“倘有新思还告我”中分...
7357
再得古木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诗写于绍兴二十七年丁丑末至二十八年戊寅初(1157-1158)之间。这时,
朱熹
已从同安罢归,在五夫及武夷山等地杜门读书著述,久久没有为朝廷所起用,故内心殊感不平,乃借深山古木以自喻己况。 浅析 诗中的“古木”实指诗人自己,“明堂不...
7358
题西林院壁二首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两首诗为绍兴二十八年(1158)戊寅正月在延平访李侗时所作。据《文公行状》载:“绍兴二十八年戊寅,公二十九岁,正月,见李侗先生于延平。”从诗中有“春服成时岁一来”及“不奈檐花抵死香”的句中来看,时令也与《行状》所载相吻合。 浅析 第...
7359
送籍溪胡丈赴馆供职二首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据束景南先生考证,
朱熹
这首诗写于绍兴三十年(1160)庚辰六月。当时
朱熹
武夷山恩师之一胡宪除秘书省正字赴馆供职,对赵构朝廷早感失望的
朱熹
,在送他入朝的诗中,流露了消极悲观的情绪,故写下了这首诗。又据《朱子年谱》载:“绍兴二十九已卯,公...
7360
寄籍溪胡丈及刘恭父二首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绍兴二十九年(1159)已卯,籍溪胡宪被招为大理司直,未行,后改授秘书省正字,
朱熹
曾赋诗送别。胡宪入都不久,刘珙(恭父)也自秘书丞调监察御史。他两人遂共同致函招
朱熹
入都供职,希望他有所作为,而
朱熹
却作诗自吐幽人空谷高卧的怀抱。因为
朱熹
...
7361
题西林可师达观轩二首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绍兴三十年(1160)庚辰冬,
朱熹
到延平与李侗相见,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在“用”字上下工夫,达到体用无间洒然融释的境界。这次相见便从廓然达观上展开讨论,所以
朱熹
也借达观题诗透露了他这次相见留下的思想演变印迹。按原诗题小《序》所示,这两首诗...
7362
感事书怀十六韵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诗写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辛巳冬。据《刘珙神道碑》记载,是年冬,在吴磷川陕之战、刘錡皂角林之战和李宝胶西之战胜利之时,金主完颜亮在绍兴和议的掩盖下,于绍兴三十年下诏预收五年赋税作为筹备南侵之资。绍兴三十一年九月,金兵分三路大举南...
7363
次子有闻捷韵四首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组诗写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辛巳冬,原载于《朱文公文集》卷二。是年十月,金统军高景山率步骑几万人马猛攻扬州,刘琦招募精熟水性的兵民凿沉金军用毡毯护裹的粮船,自己不顾重病吐血,亲临前线指挥,皂角林一战,小校王佐只领四百名步卒埋伏在...
7364
春日偶作乍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诗作于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辛巳。这一年
朱熹
和南平李侗相见后,面对“恐闻”,不但有对自己学术上的困惑,更有对内忧外患的国家担忧。因此,他在拜师之中,仍呼唤着光复祖国大地的春天到来。他在八月以应诏上封事显示了他的“应事洒脱”:一言...
7365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作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诗作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辛巳冬。是年十一月,宋金的战局出现了转机。虞允文到采石犒军,恰逢金兵南侵,在宋军没有统帅的情况下,自动组织起军民抗击金兵渡江。完颜元宜利用金兵内讧,十一月二十七日在扬州龟山寺杀死了完颜亮。到十二月金兵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