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8262条
基础文献
64条
析出资源
6471条
图表
207条
人物
308条
机构
109条
事件
35条
作品
106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朱熹” 相关
共 8262 条 481 / 551
7201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类型: 文学
潇湘木落时,玉佩秋风起。 日暮怅何之,寂寞寒江水。 又: 夫君行不归,日夕空凝伫。 目断九嶷岑,回头泪如雨。
7202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文学
绍兴二十八年春正月,朱子回到五夫。同月,徒步至延平拜见李侗,“尽弃所学而师事焉”,正式拜李侗为师。夜则借宿于西林院,时间长达近三月。明代嘉靖《延平府志》载:“西林(院),在府城东南,五代梁时建。宋朱文公谒李延平受学,尝寓于此。”据今人考证,...
7203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文学
朱子携门人游学,一是通过游学感受大自然的美景,陶冶性情;二是通过登山临水,相互唱和往来,感受大自然中蕴涵的哲理,让世俗中沽名钓誉的词章之学一变而为师友门人相互唱和、增进同门之谊,及阐发其理学思想的利器。如《草庐》一诗:青山绕蓬庐,白云障幽户...
7204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文学
朱子《行视武夷精舍作》诗夹注自述书院建造始末云:武夷溪凡九曲,多急流乱石。此第五曲,水特深阔平缓,绿漪可爱。……峰下小山重复,中有平地数十丈,乔木长藤,茂林修竹交相蔽隐。旧无人迹,乾道己丑,予舟过而乐之。方经始时,予以病不能来。至是送别山西...
7205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文学
昔我抱冰炭,从君识乾坤。始知太极蕴,要眇难名论。谓有宁有迹,谓无复何存?惟应酬酢处,特达见本根。万化自此流,千圣同兹源。
7206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文学
淳熙六年三月,朱子赴南康途中,陆九龄访朱子于铅山观音寺,二人就为学功夫问题继续讨论。朱子作诗追和二陆的鹅湖诗云:。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扶藜杖出函谷,又枉篮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7207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文学
张栻不幸英年早逝,朱子极为悲痛,为其书写《神道碑》,并在武夷山整理和出版了他的著作《南轩集》。又为之作《画像赞》云:扩仁义之端,至于可以弥六合;谨善利之判,至于可以析秋毫。拳拳乎其致主之切,汲汲乎其干父之劳。仡仡乎其任道之勇,卓卓乎其立心之...
7208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文学
淳熙四年,吕胜己官江州通判,与州守潘慈明修复周敦颐的濂溪书堂,请朱子为之撰写《江州重建濂溪先生书堂记》。后吕胜己在邵武建成东堂,朱子为之作《次吕季克东堂九咏》。其一《野塘小隐》云:。传得希夷九卦图,归来不复梦荣途。野塘竟日无人到,读尽床头种...
7209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文学
本文讲述了朱熹是这九转山水的知音 ,开启了武夷棹歌的书写范式 ,赋咏了武夷山九曲溪的景致 ,写景也写情 ,一扫宋诗中「爱讲道理 ,发议论」的缺陷,也是描绘九曲溪的一幅长卷佳作。
7210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文学
诗中道尽了他在武夷的山居乐趣。也常藉品茶喻求学之道。他说:“物之甘者,吃过而酸,苦者吃过即甘,茶本苦物,吃过即甘。”他认为学习过程中要勤下功夫,苦而后甘,始能乐在其中。至于后人争论不休的究竟茶的味道是甜是苦?
7211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文学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7212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 类型: 文学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213
知识出处: 朱熹在建阳 | 类型: 文学
本文记述的是宋代文人朱熹所作的《武夷九曲棹歌》。
7214
知识出处: 朱熹在建阳 | 类型: 文学
本文记述的是宋代诗人朱熹所作的一首诗《 竹》。
7215
知识出处: 朱熹在建阳 | 类型: 文学
本文记述的是宋代诗人朱熹所作的一首诗《芹溪九曲棹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