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8262条
基础文献
64条
析出资源
6471条
图表
207条
人物
308条
机构
109条
事件
35条
作品
106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朱熹” 相关
共 8262 条 465 / 551
6961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不详
傅丈:傅自得,字安道,以父死于金,从母徙居晋江,荫补承务郎。历知兴化军、知建宁府、知漳州等要职,与朱熹友善,绍兴二十七年朱熹游宦泉州时,与之交游,过从甚密,以父执辈待之,称之为“丈”。
6962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不详
许顺之,名乐,号存斋,同安人,朱熹最早的门人,年十三即从学于朱熹
6963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宋代
子澄:即刘清之,字子澄,宋临江军(今江西清江)人,世称静春先生。历任州、县官,被诬罢归,筑有槐阴精舍,与朱熹同游庐山。
6964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不详
石斗文:朱熹门人,字天民,浙江新昌人,登隆兴元年进士,曾任天台尉、临安府教授、枢密院编修、扬州通判等,列名《宋元学案·晦翁学案》。
6965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不详
休斋先生:名陈知柔,字休仁,号休斋居士,福建泉州人,是一位“异端斥佛老,吾道鸣孟荀”的经学家。他登仕独不阿附秦桧以求显达,虽累官数州,盛年即退居泉州著书讲学。淳熙11年春陈休斋谢世时,朱熹曾为文祭云:“熹少日游宦(按:指任同安县主簿时),获...
6966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不详
陈福公:即陈俊卿,宋兴化军(今福建莆田)人,字应求,绍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知泉州,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等。不附和议,几奏事均涉国家治乱安危大事,乾道六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后以少保魏国公致仕他在任时曾几次荐举朱熹
6967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宋代
李滨老:名李吕,宋邵武军光泽县人,李与朱熹为讲学友,为朱熹弟子李闳祖、李相祖、李壮祖之父。
6968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不详
胜私:姓陈,名胜私,朱子老友和门人,南康军人。有注云:“胜私,先侍讲,赏著农书三卷”,可知是一位辞官隐于田园的高士。
6969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南宋
籍溪胡丈:指胡原仲,名宪,崇安五夫里籍溪坊人(今崇安五夫乡兴贤街),朱熹少年时期的老师,是南宋初大学者胡安国之侄。
6970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宋代
范伯崇:即范念德,朱熹学生。宋乾道三年八月,朱熹往湖南长沙访张栻、范伯崇、林择之等侍行。岁末,自湖南东归,至江西铅山,范伯崇别去。
6971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不详
吴茂实:即吴英,朱熹学生,邵武人,登绍兴三十年进士第,官泉州教授。朱子曾至其家,讲学于莲花峰坞。
6972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不详
悟公:圆悟禅师,号肯庵,亦称黄蘖长老,建安人,居五夫里开善院,与朱熹交情至厚。
6973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南宋
刘宝学:即刘子羽,字彦修,崇安五夫人,南宋时期的一位有民族气节的抗金将领。秦桧当朝,因不附和议罢归武夷,绍兴十六年(1146年)逝世,追赠少傅,谥忠定。子羽与朱熹父朱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朱松死后,朱熹遵父嘱投奔于他,拜他为谊父。
6974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南宋
刘宝学:即刘子羽,字彦修,崇安五夫人,南宋时期的一位有民族气节的抗金将领。秦桧当朝,因不附和议罢归武夷,绍兴十六年(1146年)逝世,追赠少傅,谥忠定。子羽与朱熹父朱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朱松死后,朱熹遵父嘱投奔于他,拜他为谊父。
6975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不详
籍溪胡先生:即胡宪,字原仲,为朱熹的老师,崇安五夫里籍溪人。幼从学于叔父胡安国,绍兴六年赐进士出身,任建宁府教授,以母老请祠回乡。时值秦桧当权,宪隐居乐道,潜心理学。桧死后,奉诏任秘书省正字,时已75岁,仍毅然入都,上疏说:“金人必撕毁盟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