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朱子学” 相关
共 1200 条 68 / 80
1006
知识出处: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十年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梳理了明清两代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和影响,重点探讨了郑成功和清王朝在收复、治理与开发台湾过程中,朱子学入台的途径及其积极影响。文章指出,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既是清统治者治理台湾的政治方略,也是台湾归化的需要。同时,朱子学对台湾的社会...
1007
知识出处: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十年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和影响。尽管台湾曾长期是福建的一个府,但由于孤悬于大海之中,与大陆相望,一度为西班牙、荷兰殖民者所盘踞,因此朱子学向台湾的传播只有在台湾回归祖国后才有可能。郑成功收复台湾为朱子学入台创造了条件,而康熙推崇理学则是...
1008
知识出处: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十年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清代台湾传播朱子学的途径。其中,一批笃信孔孟程朱、道德文章为时人所称道的名宦醇儒入台主政,成为传播程朱理学及大陆文化的先驱。他们通过兴办书院学校、培养儒学人才,以及兴建朱子祠堂、崇奉理学先贤等方式,推动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同时,官...
1009
知识出处: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十年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对台湾社会、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影响。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文章阐述了朱子学对台湾社会文明程度和民族团结的积极作用,以及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的作用。文章还介绍了台湾与大陆的血缘关系和文化传承,以及朱子学在加强...
1010
知识出处: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十年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历史背景和基础,并分析了明清时期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三个阶段。首先,台湾和大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地缘、血缘、文缘联系,这为朱子学的传播提供了基础。其次,台湾的文化区域性和家族性特色对于朱子学的传播也有重要影响。最后,...
1011
知识出处: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十年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基础——文化的适应性和选择性。通过四次代表性的考古发现和相关古籍记载,进一步证实了海峡两岸同根同族、同源同祖的关系,以及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适应性和选择性。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台湾文化的区域性和家...
1012
知识出处: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十年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基础和过程。首先介绍了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历史背景,包括明郑政权和清政府的统治。接着,文章重点介绍了三次大陆人规模移植到台湾的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对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影响。最后,文章总结了朱子学在台湾传播的主要阶段和...
1013
知识出处: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十年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路径。显性传播路径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和制度、学校教育、书院教育等;隐性传播路径则包括乡规和家训家谱传播、民间信仰和建筑传播、文艺典籍传播等。这些传播路径对于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014
知识出处: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十年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对朱熹的《八朝名臣言行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介绍了朱熹的生平和学术背景,以及该书的成书过程和主要内容。然后详细阐述了建本流传的过程,包括建阳刻书业的繁荣和朱熹在福建的生活经历,以及《八朝名臣言行录》在建阳的出版和流传情况。最后,通过分...
1015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熹等南宋学者在儒学发展基础上,吸收佛道思想,创立了新儒学——朱子学,成为当时社会精神支柱,解决了现实社会矛盾问题。
1016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了朱熹的生平和思想、朱熹门人对朱子学创立的贡献。
1017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蔡元定是朱熹的弟子,协助朱熹编书,著书,讨论问题,是朱子学派的重要人物。
1018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辅广是朱熹的弟子,他曾多次向朱熹问学,并得到朱熹的高度评价。他对朱子学有贡献。
1019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真德秀是朱子学私淑弟子,发扬了朱子学。他对朱子学的贡献包括继承和发挥朱熹的体用说,并传入韩国。著述有《大学衍义》等。
1020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魏了翁是朱子学私淑弟子,发扬了朱子学。他主张转移风气,矫正士习,恢复朱子学的权威。其著述有《九经要义》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