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教育” 相关
共 154 条 4 / 11
46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普通教育从清末废科举后即建有分班级实行课堂教学的小学;民国30年前后开始在少数几所小学里附设幼稚班,试行学前期教育;民国30年本县始办初级中学;抗日战争时期,几所外地中学迁入本县,设有高中部;1958年本县中学增设高中班。民国时期的幼儿...
47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初年,县城高等小学堂改为“黎川县立高等小学”。钟贤陈鲁氏小学称“光裕小学”,并附设有“阃范女子小学”。资福士绅黄扩民在家乡创办“竞强小学”,并担任校长,由于治学严谨,教学质量高,学校声誉颇盛。此后,城乡各地纷纷建立一些私办小学。民国21...
48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9年冬,县卫生局创办黎川卫校,招收38名学生学习护士专业,1960年1月正式开学,因无校舍,附设于黎川中学内。同年7月,在县人民医院内腾出约500平方米的房屋作校舍;秋季,招收护士班、中医班各1个,学生100名,配有专职教员4名、行政...
49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宋庆历四年,南丰县令周燮于县治西里坊文明门内建县学供生员读书,因与孔庙设在一起,故名学宫。元至元十九年升县学为州学。明洪武三年复改为县学,直至清末。清初,县学生员名额为:廪生20名、增生20名、附生12名;另有武学生员12名。雍正三年奉文加...
50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 类型: 正文
临川自古文风鼎盛,教育发达,是全国知名的“教育之乡”、“才子之乡”。历史上临川府、县儒学延绵不断,有著名的书院10多所。北宋大文学家曾巩创办的兴鲁书院一直保存至清末。以后因战乱频繁,学校、学生均有所减少,至解放前夕,城区有普通公、私立中学5...
51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 类型: 正文
1988~1989年,抚州市委组织部对党员教育,坚持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强化党员理论学习。全市5个乡镇、5个街办、8个县级企业的党员分散分批进行集中轮训,重点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在北京“6·4”风波平息后,组织党员举办专题学习班,学...
52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 类型: 正文
一、时事政策宣传 1990~1994年,临川县委宣传部和抚州市委宣传部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时事政策宣传。在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时,抽调大批县乡干部深入农村,充分利用墙报、幻灯、广播、电影电视、报纸及农民夜校等宣传工具或宣传阵...
53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 类型: 正文
1988年,抚州市盲人聋哑人协会办有全日制聋哑人学校,吸收15岁以下的聋哑人人学,有特教教师4人,学员32人,次年因故停办。
54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 类型: 正文
临川历来有重教兴学的传统。1986年,临川县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称号;1987年,被评为江西省第一批普及初等教育的县(市)之一。1992年,抚州市在全省率先宣布实施九年义务教育。1994年“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1997年...
55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 类型: 正文
1992年抚州市在全省第一个全面实施初中义务教育。1993年临川县全部实施初中义务教育。1995年,抚州市一中、临川一中经省教委评估验收,被评为省优秀重点中学。1996年临川二中也晋升为省重点中学和优秀重点中学。1997年临川市共有高中10...
56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 类型: 正文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同时开展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道德、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良好个性和心理品质教育相配合的德育体系。此外,各校贯彻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了对中学生的良好...
57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 类型: 正文
1985年8月,撤销各乡、镇辅导站,成立教育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由乡、镇主管教育领导担任。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教办”。“教办”设有专职主任、副主任、会计、出纳和小学语文、数学、思品教育辅导员。1986年7月,中小学实行县、乡、村三级办学,...
58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 类型: 正文
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和教育税费。
59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 类型: 正文
1986年,县(市)、乡人民政府按农业税正税任务附加5%开征教育费附加,其收入主要用于农村教育事业。同时,按乡镇企业、基层供销社和个体工商户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应纳税款附加i0~15%。从年终检查的情况看,农业税附加、农村四税...
60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 类型: 正文
教育经费主要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项。人员经费包括教职工工资、福利费、公费生膳费、人民助学金、差额补助费、补助工资、副食品补贴等。1995年以后,取消了一些项目,一些费用纳入活动工资部分。公用经费主要有公务费、基建和修缮费、教学设备购置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