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教师” 相关
共 208 条 2 / 14
1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县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的发展历程,从民国时期到解放后,教师数量和素质不断提高,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1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清末至民国初期对学校教师进行考核的情况,以及解放后安溪县采用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文化业务水平。
1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教师政治和经济待遇的历史变迁。政治待遇方面,教师地位逐渐提高,加入工会和党组织的教师数量增加;经济待遇方面,教师工资逐渐提高,民办教师也得到了相应的补助。
19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教师来源与素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从清代到民国时期,教师的来源主要包括官府任命的学官、学堂和塾师,以及一些考场失意的贫儒。在解放初期,教师的地位得到提升,被赋予"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同时,政治待遇...
20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泉州市教师的来源和素质情况。文章首先介绍了清代学宫教习和塾师的情况,以及民国时期延用塾师的情况。接着介绍了解放初期和民国时期对公立和私立中小学教师的聘任和录用政策。然后介绍了1952年创办的泉州师范和中小学不断接收各级师范学校...
21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泉州市教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待遇变化。文章首先介绍了清末时期泉州中小学堂的教师在社会地位和民众敬重方面的情况。接着介绍了民国时期中学校长的情况以及教师在社会组织中的角色。然后介绍了解放初期党和人民政府对教师的赋予的光荣称号和...
22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泉州市教师的经济待遇。文章首先介绍了明清时期府州县学学官、书院掌教和塾师的待遇情况。接着介绍了民国时期公立和私立中小学堂教职员的薪俸情况,以及农村学堂教师的待遇情况。然后介绍了解放初期教师的待遇,包括实行米薪制和工资分制,以及...
23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泉州市教师师资培训的历史演变。文章首先介绍了民国初期晋江县教师讲习所对塾师进行业务培训以及抗日战争期间的教师培训情况。接着提到了1950年晋江专区小学教师训练班的举办,以及1953年开始的教师函授学习。然后介绍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24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丰泽区教师队伍的情况。在教师队伍方面,中小学的教师队伍来源于各级师范学校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教师培训方面,丰泽区成立了教师进修学校,开展各级教师培训工作。教师资格职称评定方面,丰泽区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鼓励教师持续提升自己的专...
25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丰泽区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来源也更加多样化。从初师、速师、简师到大专院校和各级师范学校毕业生,再到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2007年,丰泽区教师达到2287人,学历层次也得到了提升。
26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丰泽区教师培训工作逐渐加强,依托教师进修学校开展各类培训。通过培训班、教导主任培训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等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
27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丰泽区自1986年开始推行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并逐步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2000年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竞争上岗的职称改革。2007年,全区中小学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书比例为100%,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园)长持证上岗率达1...
28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丰泽区加强教师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建设,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和优秀教师评选等活动,建立师德建设责任制和督导评估制度,加强教师考核,与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挂钩,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29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 类型: 统计表
30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 类型: 统计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