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成吉思汗” 相关
共 42 条 2 / 3
16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 类型: 正文
蒙古族原属游牧部落民族。早在9世纪末,游牧于石勒喀河上游,贝加尔湖以南,斡难、客鲁涟。图拉三河源头及不儿罕山(大肯特山)附近。蒙古成吉思汗元年(1206),成吉思汗完成全蒙古的统一。蒙古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他率领蒙古大军西征,曾抵博...
17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宋宣和五年(1124)
18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秦汉时期,县境为姑墨、龟兹属地。匈奴征服西域后,受其间接统治。汉神爵二年(前60),设置西域都护府,姑墨、龟兹等西域36国归属西汉。东汉后期,姑墨为龟兹吞并,县境统归龟兹辖。
19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 类型: 正文
横空出世的蒙古汗国崛兴,根本改写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被称为“世界征服者”的成吉思汗及其后裔,史称蒙古黄金家族。历史上先后君临西域的蒙古汗国、元朝、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都是这一黄金家族创立的。然而畏兀儿亦都护政权正是在这一黄金家族的内争中...
20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 类型: 正文
“畏兀儿即唐之回鹘。”①元朝回鹘已一律改译为畏兀儿,这仅仅是汉文译名的区别,在回鹘语文中都是uyγur的同名异译,并无本质变化。蒙、元时代建国别失八里、吐鲁番一带的畏兀儿亦都护政权实质上就是两宋时期北庭回鹘一脉相承的政治延续,西辽时期本已沦...
21
知识出处: 兵团屯垦戍边知识读本 | 类型: 正文
12世纪末,西辽在西域的统治出现了危机,与此同时,蒙古却在北方草原逐渐强大起来。1209年,高昌亦都护(国王)不堪忍受西辽压榨,杀死西辽的镇守官,亲自朝觐成吉思汗表示归顺。接着,西辽的重要属部噶逻禄等也向成吉思汗投诚。1218年,成吉思汗派...
22
知识出处: 沉默的阳光 | 类型: 正文
牵着小克孜,牵着神秘的憧憬
23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交通志 | 类型: 正文
草原丝绸之路远在战国时期就已存在,但到了汉朝时期因北匈奴占据河西漠北一带,丝绸北路受阻,所以基本改为以中道和南道为主。西汉以后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通西域的丝绸之路主干线基本走向与汉代一致,无大变化。唐代随着疆域的扩大,商贸往来频繁...
24
知识出处: 倾听叶尔羌 | 类型: 正文
没有人能忘记那歌声,以至于有人说,那不是歌唱,而是呐喊。
25
知识出处: 情歌照耀的西部 | 类型: 正文
列队的白杨频频向太阳行注目礼
26
知识出处: 时光隧道:天山天池散文选 | 类型: 正文
渡河而南,前经小山,石杂五色。其旁草木不生,首尾七十里。复有二红山当路,又三十里,咸卤地中有一小沙井,因驻程挹水为食。旁有青草,多为养马践履。宣使与镇海议曰:此地最难行处,相公如何则可?公曰:此地我知之久矣。同往谘师,公曰:前至白骨甸地,皆...
27
知识出处: 时光隧道:天山天池散文选 | 类型: 正文
1989年4月,台湾道教“慈惠堂”总道长来到阜康县,向当时分管旅游工作的官员说,他在台湾时的某一夜,王母娘娘给他托梦,说他的宫观倒塌多年,需要整修。他问:“娘娘仙居何处?”王母答:“在西方,十个山头抱着一池水。”醒后,他反复琢磨,认为事出有...
28
知识出处: 时光隧道:天山天池散文选 | 类型: 正文
天池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东天山主峰博格达峰的山腰里。天池素有八景之说,上山时先过一个窄道,路边涧水湍急,两侧峭壁耸峙,如山门轰然开启一条缝隙,谓之“石门一线”。相传西王母在天池沐浴,派小玉龙看门,然小玉龙受不了诱惑,竟私自推开一条门缝偷窥,从...
29
知识出处: 民族团结教育读本 | 类型: 正文
1124年,辽朝皇族耶律大石率众西迁,征服新疆地区,建立西辽政权,一批契丹人(中国古族名)由此进入新疆。13世纪初,成吉思汗率军进入新疆后,把他征服的地方分封给其子孙。回鹘人进一步同化,融合了部分契丹人、蒙古人。
30
知识出处: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志 | 类型: 正文
成吉思汗派兵攻灭西辽,今和布克赛尔县属蒙古汗国所有,不久,成吉思汗分封诸子,此地归窝阔台汗国所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