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3条
析出资源
22条
事件
1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下册
检索条件
与 “感德镇” 相关
共 23 条
2
/
2
16
第四节 经营责任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供销社在1979年开始加强劳动监督,恢复劳动定额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1982年开始试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并在一些供销社进行试点。1984年全面推行不同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如定利润基数、超利税后分成、联销计酬等。1989年继续完善经营...
17
第一节 集市贸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历史上一直是缺粮县,主要依靠进口米和邻近县的输入。粮食贸易主要有三种形式:粮商开店经营、圩日交易和就地调剂余缺。1953年后,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取消自由贸易。1979年开始经营议价粮油,1984年集体和个体的粮油商店成为多渠...
18
第二节 经营网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国营粮食网点在1951年开始参与收购和出售粮食,以保护农民利益。1953年冬开始实行统购统销后,建立了多个粮管站和分仓,以及油脂购销站。私营粮商在1950-1952年期间逐渐减少,最终被国家粮食部门取代。
19
第一节 仓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在民国以前设有多种类型的仓库,包括社仓、义仓、预备仓和常平仓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仓库数量和容量逐渐增加。1949年后,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国民政府的粮仓,并在各地新建了石木钢筋水泥结构的粮仓,改善了设施和设备。从1951年开始,...
20
第三节 调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民国时期,县内粮食调运主要依靠人力肩挑。50年代后,随着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集运粮量逐渐增大。1958年后,开始修建公路并组织劳力突击运粮。1964年实行征购粮食义运里程补贴。1979年后,开展议价经营,运粮任务加重,充分发...
21
第一节 粮食加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以前,粮食加工主要依靠土砻、石碓和人工操作。1950年后,私人集资创办碾米厂,后公私合营,归属粮食部门。1971年,感德新建土木瓦结构厂房,日碾大米24吨。设备逐步更新,厂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配套较先进设备。1984~...
22
第三节 饲料及复制品加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发展饲料加工和粮食副食品加工以满足养猪业的需求。饲料加工逐渐成为粮食工业的重要任务,生产各种不同比例的混合饲料供应。同时,安溪县生产米粉、面线、湿大面等粮食复制品,以湖头的福寿、汤头为著名。随着时代的前进,手工已由机械所代替...
23
弘治初期(1488~1498)在感德里(今感德...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经济事件
弘治初期(1488~1498)在感德里(今
感德镇
))潘田设8座铁炉扇炼,并纳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