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德安县” 相关
共 1505 条 29 / 101
421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姚文燕,男,字小山,安徽桐城人,进士,清康熙八年(1669)知德安,洁清励己,承张令(指张供)明作之余,加以悙大。邑有小人好讼,常借自缢、溺水诬陷他人,要人赔偿钱,公执法严明,小人未能得逞,由是刁风遂息。自乙酉(即顺治二年)兵燹,版籍无存,...
422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李楚,男,山西交城人,进士,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知德安,勤于职事,视国如家。时邑经兵火,规制未复,官署数掾,甚为湫隘,捐俸鼎建,为堂三重,廊庑门庭,焕然毕具。性直易,接物和蔼,判决民事曲直,无少枉。兴教育,培育人才,清操励俗,额其常听...
423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李宗瀚,男,湖北石首人,清雍正七年(1729)知德安,实心为民,凡有益于地方者,悉心筹划,力请上宪施行。邑有泗溪,为通津要道,旧设渡船二只,船夫四名,其工食费零募近村,过者各取一文,率多不便。公为援德化、建昌例,详请一夫月给工食银六两,由司...
424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崔漷,男,山西襄垣人,举人,清乾隆十一年(1746)知德安,莅任时值凶荒,详请捐免一年钱,未获照准,抚念恻然。公勤抚字,与民相安。体素肥,走疾则气喘,不能应对。改任去,士民奔宪辕泣留。公因此作《德安解》一篇,谓:“民之易于见德,而好是懿德者...
425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何浩,男,号改夫,会稽人,清乾隆间署德安,素有明决之称。而居官不为苛察,听讼每平心勘鞫,从不率意刑求。尝条陈屯卫利病,上宪嘉纳,屯政为之一清。著有《求心录》,述其居官之概。
426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凌西峰,男,河南西华人,清乾隆中署德安。到任数月,士民感戴,赠送“才是父母”匾,悬署堂。离任之日,书一“让”字遍给绅耆,为临别一言之赠。祖饯泣送者以万计。邑士人作颂以记其实。
427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巴彦布,男,正红旗满州人,笔帖式,清道光三年知德安。旧河东书院久圮,又无试院,培养人才困难,公承程中丞含章谕,刻意劝捐,在河东书院旧址建立敷阳书院,选西门城内东偏修建考棚(即试院)。时营造甚费,所置书院田亩租石,未能为起课之资。然兴复之任,...
428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丁春林,男,清道光间署德安。自书院既建,邑士人多肄业其中,公以书院所入浅薄,加意积蓄,自己捐俸作为按月课士奖赏,一时奉为祭酒。
429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梁瑞霖,男,直隶正定人,副贡生,清道光十一年(1831)知德安,宽仁长厚,省事薄刑。适连年水早,灾民蜂聚县门,公召其甲长,谕以详请赈恤,民皆帖然,复捐俸给钱施粥,去任日,邑人如失慈父母。
430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张维模,男,号榘堂,山东蓬莱人,进士,清道光十九年(1839)署德安。廉公有威,案无留狱。时书院委董失人,蓄积概归乌有,公釐清夙弊,雅意经营,召集乡绅多方劝助,规制由是具备,以经费不足,未延山长,由己兼任,邑人士蒙其教授,恭制“南学经师”匾...
431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吉凯,男,号秀田,镶白旗汉军,举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知德安,廉明慈惠,决狱无循情,邑水灾,赖公详请赈恤,全活甚众。旋被议改任去,邑人士为建“去思亭”、立碑。
432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庞复敦,男,号厚田,山西人,拔贡生,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署德安,抚疲氓以仁,惩蠹役以法。见文庙久未修葺,谕三乡绅董捐资分修,规复如旧制,令各乡分还书院田租,经费犹不足,公自捐俸课士。其有事巡视乡村,召门长保甲,谕以随行胥吏,吃饭要给老...
433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姚体备,男,号秋浦,山东巨野县人,进士,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署德安,甫下车,钩察民情,积案立予剖决。二十九年,江水大涨,德安被灾尤重,稻田民舍,强半湮没,公风雨泥泞,查被灾轻重.户口多寡,先贷钱数千缗赈救,勘验地势,督筑圩堤,均沾实惠...
434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贡徵,男,井陉人,明永乐间任德安县丞。赋性明敏,果毅有为,建明伦堂,尚德、崇文二斋,及津渡、桥梁,历著劳绩。
435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时代: 不详
林道安,男,瓯宁人,明洪熙间,由给事中左迁德安县丞,宽仁无苛,协赞令长,抚字得宜,民乃奠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