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平阴县” 相关
共 1157 条 63 / 78
931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位于安城乡段天井村西北约200米处。有泉自山涧天然石井中涌出,泉涌甚急,势如趵突,喷珠泄玉,声闻数里,旧志曰“天井飞泉”。
932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在老县城北1公里的峻玉山(又名白山)。山上出白石英石如水晶,日光照耀,放射光茫。前人曰“玉在山含辉”。旧志称“峻玉含辉”。
933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在县城北5公里的田山北麓,有湖溪泉。泉水成溪,曰湖溪,汇入大清河(今黄河)。溪水清澈平缓,月影入水清晰明亮。旧志称“湖溪沉月”。
934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平阴县城西南30公里的洪范池镇洪范池村南。此地突地涌泉,甃石为池,长宽各7米,水深6米余,清澄见底。游人掷钱入池,飘摇旋转不能直下,阳光照耀闪闪发光,故名。
935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指浪溪河流经东阿镇东阿老城区,永济桥上下河段。浪溪河汇东南山中诸泉水,绕山穿谷西北而行,穿东阿老城而过。老城东西之间有永济石桥相连,以通往来,春时云树低垂,流波荡漾,风景甚美,故名。
936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位于平阴县城西南30公里的洪范池镇东的大寨山上。大寨山旧名大〓山,主峰北侧有一陡峭山峰与山崖裂开近1米的缝隙,雨前阴云从石缝中喷出,煞是好看,故曰〓山出云。
937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平阴县洪范池镇南的云翠山东北山麓,有扈泉。泉在石崖下,有坎如井。水从井中涌出,触岩抵石,声闻数里,溅起水花如雪而得名,泉上的石壁上刻有“扈泉涌碧”四个大字。
938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兖州续志云:《春秋》谷城杜予曰:“小谷城中有管仲井,亦谓之夷吾井,又井侧相传为三归遗址,石碣尚存。”三归台遗址位于平阴县西南25公里的东阿镇西,东阿老城南门外,南新庄北,土丘尚存。
939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位于平阴县城西南25公里的东阿镇北1公里处的黄石山顶。山顶有黄石,传为秦末授书给张良的圯上老人所化。山下有黄石公祠,山上有黄石公洞及雕像,故名。
940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在东阿镇西黄河西岸的鱼山(今属东阿县)。鱼山即吾山,上有东阿王曹植墓,下有祠。吴苑记云:“陈思王游鱼山,闻岩里有诵经声,清远嘹亮,因使解音者写之,为神仙之声”故名。
941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平阴县东阿镇西2公里的范庄村南狮耳山上。狮耳山又名虎窟山。山腰有观音堂,观音堂东侧山腰处山崖下有三洞,西侧两洞一曰八仙洞,一曰三仙洞。由八仙洞下,东行30米的山崖上有一直径0.6米的天然石洞,洞深3米,里端细小,蹲在洞内,可听到咚咚的声响...
942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建筑
宝峰寺是山西侧半腰处最为壮观的古建筑群体。此寺始建于唐天宝十一年(752),由慈净和尚创建,初名“保宁院”。金大定三年(1163)重修,改称“宝峰寺”。历经明清几代扩建,规模递增。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玉皇殿、白衣阁、天王殿、八仙阁、碧霞元君...
943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建筑
奶奶庙,坐西向东,西依山崖,东部把山坡筑成了平台。奶奶庙是供奉太山老奶奶的三妹妹的地方。传说泰山老奶奶姊妹三个,老大在泰山,老二在东阿镇的少岱山,老三在大寨山。各保佑一方生民,享受一方香火。奶奶庙从碑文上看又叫升月庵。因受地形限制,规模不大...
944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其他
刘公墓位于扪心桥北端东侧的悬崖下,坐西向东,南北长约30米,东西约10米,在沿道西侧,上32级台阶,即可见在几十米高的石壁上刻有“刘公墓”三个大字,十分醒目。这碑文因刻在高大的石壁上,又称天下第一碑。碑前的平地上现存三个坟墓,埋葬何人已难以...
945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建筑
南天观建于云翠山北侧一环形山腰处。因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邱处机(号长春)曾修炼于此,其弟子在此筑观,名为南天观。当时是闻名的四大观(北京白云观、济南长春观、邹县峰山长青观、洪范南天观)之一。此观创建于元代至大四年(1311),明隆庆年间重修。主...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