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157条
基础文献
5条
析出资源
361条
图表
171条
人物
14条
事件
218条
地名
14条
专题
158条
作品
164条
实物
5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平阴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第五辑
山东平阴风物志
山东文史集粹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济南政协史料
平阴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
平阴名胜古迹
检索条件
与 “平阴县” 相关
共 1157 条
62
/
78
916
平阴县
祝寿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平阴人一直有给老者——60周岁以上的人“过生”、“祝寿”的习俗。 以前,人的寿限较短,50岁、60岁即称“大寿”。穷人家如给老人祝寿,包顿肉饺子,上上供也就足矣。生活富裕人家,老人50岁即过“生日”祝寿,一般60岁寿辰较为隆重。贺者要送贺帐...
917
平阴县
乔迁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人搬到好地方去住或官职高升谓之乔迁,但现在多指搬迁。 迁居,平阴人视为大事:因为人要离开熟地方,到异地生活能否适应环境?都是极为关注的大事。 以前,乔迁之前要请“先生”看风水,行,则迁。迁后,要去庙寺、土地庙或房之四角烧纸,好让神仙保佑,恶...
918
平阴县
婚嫁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旧时,谁家男女孩到了婚嫁年龄,自然就有媒人上门提亲。结亲的基本条件是门第相当,财产相若,品貌、年龄般配,正所谓“门当户对”。媒人来往于双方家长之间,商量缔结之事。双方都认为满意,便正式签订婚约,意为订婚。民间...
919
平阴县
丧葬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老人得了病,久治不愈,家人晚辈便开始给老人做寿衣,做棺材,谓之“冲冲病”,盼望老人的病尽快好起来。 人死之后,穿寿衣、净面,置灵床、发讣告。亲朋好友送丧礼,送花圈、挽联。停灵三天,孝子孝女,守灵三天。第三天上出殡。出殡时,家境富裕的聘鼓乐队...
920
平阴县
交际礼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平阴古属齐鲁之邦,历代官民重礼节,政局多变,而尚礼不变。 民国以前,无论官府民间都行磕头跪拜礼。如小官见大官,后辈见长辈、师长等。在婚丧嫁娶等仪式中,跪拜礼就更多了。民国初,中央下令官府不再施行跪拜礼,但民间未全止。1949年10月以后,见...
921
平阴县
名吃五香疙瘩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美食
五香疙瘩的制作:筛选个大、无伤疤的菜疙瘩为原料,去皮劈开,反复淹制,晾晒、搓匀五香面,闷缸数月加工而成。具有肉肥、无渣、软脆、咸甜可口,食后留有余香,五香味浓等特点。是淹漬食品中的佼佼者。
922
平阴县
名吃包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美食
包瓜:用料考究,制作精细。选用五成熟的甜瓜为原料,先开小口去瓤腌制成坯,然后捞出洗净盐渍,再装上搅拌均匀的花生仁、酱莴苣、杏仁、姜丁、桔饼、玫瑰酱、核桃仁缝制好放入甜酱缸内,酱制呈褐红色。这种包瓜香甜可口,脆中带咸,咸中带甜,咸甜相宜。具有...
923
平阴县
民间文艺“王皮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
类型:
艺术
“王皮调”原是流传于我县郭柳沟村的一出民间小戏,相传已有百年之久。据说解放前该村曾组织过半专业性的农村戏班“王皮社”。社内拥有土地三十余亩,农忙务农,农闲演戏。每当春节闹元宵时,除在本村表演,还到邻村巡回演出。所以当地长期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924
虎窟秋风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有一个直径0.6米的天然石洞,洞口北向,表面光滑,洞深约3米,进深2米后,洞逐渐细小,最里端成直径0.2米的小口,深不可测。最奇的是蹲在洞内,可听到咚咚的声音由洞里发出,似水击石,又如敲击石磬,一声跟着一声,经久不息,东阿古八景之一的虎窟秋...
925
扈泉涌碧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扈山坳在云翠山山阴,峭壁陡立。山坳西壁下端,天然溶洞幽深莫测,扈泉便从这洞中涌出。平时细水长流,遇大雨盛水时期,泉水从洞中由下而上喷涌而出,喷水如柱,浪花翻滚。经过小石潭,跌下山谷,形成瀑布,触岩抵石,声传数里。岩壁悬有古柏,石隙挤出青条。...
926
水山叠翠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位于
平阴县
城西南12.5公里的翠屏山(又名水山),西侧山崖间。山上林木葱绿,古柏丫杈,古迹甚多。山西侧由下而上有宝峰寺、白衣阁、玉皇庙等庙宇相连。在白衣阁与玉皇庙之间的山崖间有两石相叠,高约6米,面积约4平方米。石缝中生一古柏,树干凌空,枝...
927
石门晚照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位于
平阴县
城西南20公里的东阿镇小屯村北的石门山上。为一建于周代时期,人工开凿的石洞,洞东西贯通山脊。古为赴东阿大道。薄暮时日色返照,赤霞从洞中透射如长虹,旧志名曰“石门晚照”。
928
杏坛遗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位于
平阴县
城南15公里的孔村镇紫盖山(又名孔子山)。山上翠柏成荫,庙宇轩昂,相传孔子曾在此讲学,后人遂立庙于山上,谓之“杏坛遗响”。又传:每岁除夕闻有车马声自远而至,邑人必有登科第者。
929
碧峰仙迹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位于
平阴县
城北侧的会仙山北麓。又称仙人遗迹。光滑的石梁上有两个自然形成的状如脚印的石窝,旧志名为“碧峰仙迹”。
930
锦水秋潆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景物
在老县城南门外。源出于县城东南桥口村一带山峪的锦水河。由东南而来,至县城南门外成川“字”汇在一起,环城而行,水流潆洄清澈平缓,秋日澄泓,一派纹错如锦。旧志称“锦水秋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