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157条
基础文献
5条
析出资源
361条
图表
171条
人物
14条
事件
218条
地名
14条
专题
158条
作品
164条
实物
5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济南政协史料
山东文史集粹
山东平阴风物志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平阴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第五辑
平阴文史资料
平阴名胜古迹
平阴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
检索条件
与 “平阴县” 相关
共 1157 条
54
/
78
796
〓山出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景物
位于
平阴县
城西南30公里的洪范池镇东的大寨山上。大寨山又名大〓山。主峰北侧有一陡峭山峰与山崖裂开近1米的缝隙,雨前阴云从石缝中喷出,煞是好看,故曰“〓山出云”。
797
浪溪春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景物
指浪溪河流经东阿镇东阿老城区,永济桥上下河段。浪溪河汇东南山中诸泉水,绕山穿谷西北而行,穿东阿老城而过。老城东西之间有永济石桥相连,以通往来,春时云树低垂,流波荡漾,风景甚美,故名。
798
虎窟秋风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景物
在东阿镇西2公里的范庄村南狮耳山上。狮耳山又名虎窟山。山上有观音堂,观音堂东侧山腰处山崖下有三洞,西侧两洞一曰“八仙洞”,一曰“三仙洞”。由八仙洞下,东行30米的山崖上有一个直径0.6米的天然石洞,洞深3米,里端细小,蹲在洞内,可听到咚咚的...
799
扈泉涌碧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景物
在洪范池镇南的云翠山东北山麓,有扈泉。泉在石崖下,有坎如井。水从井中涌出,触岩抵石,声闻数里,溅起水花如雪而得名。泉上的石壁上刻有“扈泉涌碧”四个大字。
800
戏剧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艺术
戏剧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山东梆子、四弦戏(两夹弦)、皮影、木偶等都是这方百姓爱听、爱唱、爱演的。逢年过节,村里有几个热心人倡导,自发组织起一班人,排几出新戏,搭起台子,粉墨登场,走村串乡进行演出,这就叫庄户剧团。业余剧团最多时达4...
801
曲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艺术
曲艺作为有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活动轻便,在平阴城乡有着广泛的演出场所及一二百年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前后,群众生活水平低、文化生活单一,山东快书、评书、山东大鼓、渔鼓等艺人,走出家门,在秋末冬闲、初春季节,或走乡串户,或进出集市酒肆,或山...
802
竹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艺术
山东快书是山东快书(用铜板,也叫鸳鸯板)的一个流派。特点是表现力强、节奏明快、其声浑厚宏亮、艺术感染力强。表演者一手拿串起的两片大竹板,一手拿串好的4片小竹板击打伴奏。嘴说手舞,声情并茂。演唱内容多为“武老二”(武松)故事、《说唐》、《水浒...
803
平阴渔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艺术
平阴渔鼓是曲艺的一种类别,流行於山东的平阴及周围的泰安、济宁、菏泽等地。源于唐代的道曲,十六世纪成为道情,传入山东。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始称渔鼓。渔鼓,是用一个三尺多长的竹筒(现多用塑料筒)选用鱼皮、蟒皮或猪心皮蒙住的一种乐器...
804
平阴秧歌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艺术
平阴秧歌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是当地最流行的群体舞蹈形式之一。平阴秧歌以其独特的动作编排,队形变换、欢快娴熟地节奏表演而著称,与东北秧歌和胶东秧歌,在其表演上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 秧歌队伍一般分为男女二队。表演者身着彩...
805
扛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艺术
扛阁,顾名思义,有楼阁之特点。扛阁的道具是在一个木质的杠架上,固定一条铁杆。铁杆顶端有一个月芽形的腰卡,下焊两个脚踏板。踏板下面拐一个弯,形同汽车摇把,并在拐弯处有一横支架,外面用彩绘、彩绸装饰。扛在下层表演者肩上,一手紧握肩上的支杆把手,...
806
虎斗牛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艺术
“虎斗牛”属四人舞蹈,一般为一牛二虎。牛为二人表演,一人为牛头,一人为牛身。牛头是用车圈、铁丝、竹篾扎糊,两个犄角粗壮尖挺,牛眼圆睁,牛身健壮,惟妙惟肖。二虎身着虎皮,手执虎头,血盆大口,巨齿獠牙,凶猛威武。表演时老虎可单只也可两只同时进攻...
807
二人摔跤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艺术
二人摔跤是民间流传的最为滑稽幽默的节目形式之一。平阴镇东关村翟化泉表演的二人摔跤更是让人叫绝,惹人喜爱。“二人摔跤”其实是一人表演,其化妆形式与“猪八戒背媳妇”相似。表演者双脚穿上特制大鞋,而双手抓住两只穿上皮鞋的木柄,造成四脚相对之势。腰...
808
玩狮狍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艺术
玩狮狍是民间最为流行的一种集体表演舞蹈形式,后发展为舞狮。它在
平阴县
流传甚广。东阿镇、洪范池乡和平阴镇东关村的玩狮狍较为出名。 狮狍一般设公、母两只大狮子和两只幼狮。要求表演者要有一定的基本功,腾挪跳跃,动作灵活,更要配合默契无误。领舞者(...
809
罐子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艺术
罐子灯罐子灯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较为原始,属群体秧歌类。早在明末清初,就流行于县城及安城乡一带,以东土寨村尤为闻名。 “罐子灯”源于民间舞蹈“见大人”,借其表演艺术形式发展而来。用大陶罐做道具,以罐子的比例刻出耳、鼻、嘴、眼,做成巨人的头像,然...
810
二郎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艺术
二郎拳:徒手套路。主要动作有通天炮、贴身靠、泰山压顶、二郎担山。其特点是动作刚猛快速。 四趟拳:全套由60个动作组成,以掌法为主,拳脚次之。主要技法有闪、转、腾、踢、打、崩、冲、挑、刺、弹跳等。动作连贯上下配合,强攻猛打,攻防结合。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