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321条
基础文献
2条
析出资源
2192条
图表
120条
事件
7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平潭县图书馆志
平潭县志
平潭县土地志
平潭县金融志
平潭小百科
平潭县八十年大事记
平潭史话
检索条件
与 “平潭” 相关
共 2321 条
66
/
155
976
二、油料统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
平潭
1953年,花生随同粮食纳入国家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轨道。
977
第二节 粮油统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
平潭
粮食统销、食油供应发展情况。
978
一、粮食统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
平潭
农村粮食供应、渔民粮食供应、城镇居民粮食供应情况。
979
(一)农村供应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
平潭
1953年前,农村缺粮人口所需口粮由市场调剂解决。1953年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所有粮商一律不准私自经营,对农村人多地少的缺粮队、渔业队、国营农(林)场等,按计划销售给一定数量的口粮、饲料粮以及因灾所缺的种子粮。
980
(二)渔民供应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
平潭
1953年,全县划为渔区的有22个乡,其中列为统销对象的10080户52814人,其月口粮定为外海25公斤,内海22.5公斤,近海20公斤。1957年全县粮食压销,月定量外海渔民为22.5公斤,内海19公斤,近海15公斤。
981
(三)城镇居民供应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
平潭
1953年底,开始实行城镇人口的粮食计划供应,常住人口发放购粮证。1955年,根据国务院颁布《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实行以人分等定量供应,计分12个不同等级。
982
二、食油供应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
平潭
1957年每季度每人供油标准为:从事生产农民0.375公斤,非生产农民0.25公斤,渔民0.375公斤,城镇居民0.25公斤,机关工作人员0.375公斤。
983
第五章 饮食服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
平潭
饮食业发展和服务业发展。
984
第一节 饮食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
平潭
30年代初期,福州厨师林昌佑兄弟来
平潭
县城大路顶街开设菜馆,办福州菜,颇受欢迎。民国25年(1936年)移往南街开设“福海楼”餐馆,扩大经营,有学徒、杂工10多人。40年代,县城有饮食摊点44家,以经营蛎饼、煎包、咸粥、春卷等...
985
第二节 服务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
平潭
旅馆和照相服务业发展情况。
986
一、旅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
平潭
民国9年(1920年),在县城夏致街开办第一家客栈——阿卓客栈。至1949年,县城仅有2家客栈。50年代初期,县城有3家客栈,设备简陋。
987
二、照相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
平潭
民国25年,江名登在县城开办华星照相馆。随后有2家照相馆相继开业,至1952年县城有美影、美华、美岚、华星、二妙轩5家照相馆。1956年对私改造时,县城有6家照相馆,其中5家组成一个照相合作店,分设2个门市部,1958年过渡为...
988
第六章 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
平潭
对储运管理、经营管理的情况。
989
第一节 储运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对
平潭
的商品调运、储存情况做了介绍。
990
一、调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
平潭
四面环海,商品进出不离船运。所需商品多从福州、福清、长乐等地采购,通过海运进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需粮食多从长乐、闽侯、福清、永泰等地进口。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