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平潭” 相关
共 2321 条 65 / 155
961
食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民国时期,群众食糖以红糖为主,多在逢年过节时购买,平时少食用,消费量有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食糖由国营专业公司专营。
962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民国时期,经营酒类的店铺很少,出售多是烧酒和自产老酒。民国32年平潭灾荒缺粮,县政府禁止酿酒,县内酒销售量同时锐减。
963
卷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民国16年,徐德康开设县内第一家加工销售烟丝的烟店。民国32年,县内种植烟叶面积1368亩,总产47.9吨,年产烟丝约1.8吨。
96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棉布、日用百货、五金交电日用工业品。
965
棉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民国时期,县内有棉布店20余户,规模较大的有“美升”、“源慎”、“华昌”等。棉布多由外地购进,自产土布数量很少。
966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日用百货的品种繁多,规格多样,主要日用百货有鞋帽、搪瓷、厨房用具、洗绦用品、火柴、手表、缝纫机等。
967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潭县贸易公司开始经营五金交电,随着业务的开展,品种不断增加。50年代,晶体管收音机成为紧俏商品。
968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境内有地产药材170种,民国11年有地产药材220种,但仅收购沙参、海藻、海蛤壳等少量水产类药材。私人诊所、药店的药材多从福州、上海、天津、广州等地购进。经营药品销售的药铺,全县有10余家。
969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水产品收购和销售情况。
970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水产品收购业务主要操在鱼牙、私商手中。1951年6月,县贸易公司成立,经营粮食、水产、百货业务。
97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50年代初期,水产品为私营销售,主要内销,出口极少。1953-1955年,由国营水产供销公司组织省内外销售,因无调拨任务,产品供过于求。1960年起,水产品销售与调拨计划,由国家计委或主管部门统一下达,优质鱼重点保证军需、特需...
97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1956年前,凭“军用粮支拨证”,按标准供应粮油和豆制品。1957年,由省粮食厅统一印发军用定额支票,供应粮油。同时,本着“先部队后地方”的原则,保证优质供应。
97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1949年以前,粮油商品由京果店(即杂货店)兼营。县城30余家杂货店承担着城镇居民和农村缺粮人口的粮食供应,日销售粮油100-150公斤。杂货店所经营的大米、面粉及米面制品多为“宝利”号、“协川”号货船从福州、连江、福清海口一...
97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粮食统购、油料统购情况。
975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1952年,县人民政府为调节粮食市场,由粮食部门负责收购粮食12.29万公斤,征购粮食16.14万公斤。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