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布尔津县” 相关
共 640 条 15 / 43
211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中共阿山地委领导各族人民,相继建立各级基层政权。1953年,民主协商建政工作结束,废除境内长期实行的封建爵职,建立区、乡人民政权,全区共建7县、23个区、80个乡。
212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底,阿勒泰专区调整合并原有区乡,至1958年人民公社化前夕,全区实有19个区、63个乡、3个镇。
213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阿勒泰市位于阿尔泰山中段南麓,额尔齐斯河上游北岸。北与蒙古国接壤,东、南接福海县,西连布尔津县和吉木乃县。地处北纬47°14′~48°38′,东经86°53′~88°38′之间。面积11353.5平方千米。
214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95年,布尔津县辖1镇、6乡,即:布尔津镇,窝依莫克乡(曾称长征公社)、阔斯特克乡(曾称二牧场)、杜来提乡(曾称高潮公社)、也格孜托别乡(曾称一牧场)、冲乎尔乡(曾称红旗公社)、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
215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布尔津县分布有哈萨克族、汉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21个民族。1995年,全县总人口62461人,其中哈萨克族35502人、汉族19527人、回族3567人、蒙古族1664人、维吾尔族1004人、其他民族1197人。
216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布尔津县地势北部、南部高,中部低平。分为三部分:北部为阿尔泰山地,明显呈四级阶梯下降,有奎屯山、也麦盖提山、玉西塔斯山、西布拉克山等高中低山,最高山峰为友谊峰,海拔4374米,周围有现代冰川、低山及山间盆地;中部为额尔齐斯河冲积倾斜平原,是...
217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哈巴河县位于阿尔泰山南麓。西、北面与哈萨克斯坦相邻,东北一角与俄罗斯接壤,东接布尔津县,南临吉木乃县。地处北纬47°38′~49°09′,东经85°31′57″~87°09′之间。面积8430.3平方千米。
218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中,多伴有宝石、玉石。布尔津县的冲乎尔,阿勒泰市的哈拉苏、切尔克齐,福海县的阿祖拜,富蕴县的铁买克、可可托海,青河县的查干郭勒等地,都探明有宝石、玉石分布。其中,高中档宝石类有:海蓝、水蓝、金绿、碧玺、水晶及紫鸦翠榴等;...
219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布尔津县境有通克芒硝矿点,吉木乃县有阿克苏库勒天然碱矿点,哈巴河县有阿舍勒重晶石矿点。此外,在阿勒泰市的盐池等地还有天然盐湖。硝、碱和盐的质量也比较好。
220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主要分布于富蕴县、福海县、布尔津县、阿勒泰市、青河县的山区或丘陵地带。探明的矿床有263处,储量占中国总储量的60%,质量也比较高。
221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寒潮、特强大风是阿勒泰地区的主要灾害之一。寒潮以每年的11、12月和次年的2月为最多;特强大风则以每年的4月、5月最多。阿勒泰地区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平均每年有8次寒潮和10次特强大风。
222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阿勒泰地区霜冻比较严重,常给农牧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223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17年(1928),阿山道总人口为54699人,其中承化县15207人、布尔津县9362人、哈巴河县佐6300人、吉木乃县佐2794人、布伦托海县佐21036人。民国34年(1945),阿山区总人口为83825人,其中承化县24672人...
224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59年前,境内种植的油料作物以本地土种胡麻、油菜为主,从1960年起相继引进伊垦一号油菜、拜城黄油菜、先进工作者油葵等,使境内油料种植发生了很大变化,产量亦不断提高。
225
知识出处: 阿勒泰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2~1987年,全地区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为618354人次,共植树526.37万株,年人均5株。1988~1990年,义务植树290.21万株;1991~1995年,义务植树621.81万株。城乡共建义务植树基地21个,面积1000公...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